金生水起 作品

第1127章 哥,我挖到了青銅器工廠(第3頁)

九龍寶劍是乾隆皇帝在世的時候最喜歡的一把寶劍,這把寶劍的劍身長約五尺,劍柄極長,劍鞘上雕刻著九條飛舞的金龍,有九五之尊之意,因此,人們將其稱為“九龍寶劍”。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九龍寶劍是額色伊和圖爾都叔侄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之時,在伊犁找到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曾經使用過的一柄寶劍。回朝之後,借接受乾隆恩賜之機,叔侄二人將九龍寶劍獻給了乾隆,乾隆很喜歡九龍寶劍,他將九龍寶劍視為自已平定準噶爾與和卓之亂功績的象徵,平時經常拿出來欣賞、舞動。

乾隆臨終前特意囑咐自已的兒子嘉慶,點名將九龍寶劍作為自已的陪葬品。

1928年,孫殿英盜挖了清東陵的慈禧陵和乾隆陵,從兩座陵墓中盜出珍寶20多卡車,其中就包括九龍寶劍,為了平息禍端,孫殿英將九龍寶劍送給了戴笠。

戴笠得到九龍寶劍以後並未將其放在身邊,他將九龍寶劍交給了自已最信任的下屬,軍統北平站的站長馬漢三保管。

後來,馬漢三叛變,將九龍寶劍送給了日本人,九龍寶劍輾轉落入了著名間諜川島芳子之手。抗戰勝利後戴笠親自審訊川島芳子,才得知馬漢三將九龍寶劍送給日本人一事,九龍寶劍再一次回到戴笠之手。

根據原軍統干將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寫道,1946年,戴笠攜九龍劍由青島啟程直飛南京面蔣。誰知天氣惡劣,飛機一頭撞在江寧岱山上,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

軍統派自已去收殮,當沈醉從江寧農民手中尋回九龍劍時,它的劍鞘和劍柄早已燒得一乾二淨。於是沈醉將它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棺材中,隨著戴笠入墓。

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為平地。陵區東山頭村數位農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用鐵鎬沿戴笠墓水泥的接合處將墓扒開。

根據當年參與拋墳的農民說,戴笠墓被打開之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紅漆木棺,開棺後他們發現裡面除了戴笠遺骸外,只有一把被燒得變形的左輪手槍,一個皮鞋後跟,還有就是那把九龍劍。

那是一個一尺多長的狹長鐵片,鏽蝕得厲害,只依稀看出寶劍劍身的樣子。當地農民這些東西被一股腦倒進墓前的池塘中填埋,而戴笠的棺材則被農民運回去箍桶用了。

世事滄桑,當九龍寶劍的謎底被揭開時,一切早已無跡可尋,對這件國寶來說,或許早就化作紫金山中的一春泥。

這件事在多少年前就定論了,現在這九龍寶劍怎麼又出現了?

“那是想讓你知道的,”宋開元晃悠著躺椅,看著宋青雲說道,“不讓你知道的,你一輩子都不會知道!”

“糖豆,你說啥?”外面陳陽拿著大哥大,聽糖豆說完了情況,瞬間呆立在當場,“你要是被人要挾了,你就咳嗽一聲。”

“哥,我說的是真的,我跟柱子現在就在猞猁村!”秦浩峰認真的說道,“我還以為挖到了地下青銅器工廠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