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緬懷篇(第2頁)
話音剛落,全場便活躍起來,競價聲此起彼伏。一個灣灣藏家緊隨其後,出價2.8萬。
張衷憲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舉起牌子,“3.8萬!”他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場角逐,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又有人舉牌,張衷憲乾脆站了起來,氣定神閒地環視全場,然後擲地有聲地說道:“今天嘉德開張,祝他們興旺發達,八萬八,發發發!”
吳熙載《漁樂圖》立軸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全場頓時安靜下來,八萬八的價格,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更何況只是一幅吳鏡汀的《漁樂圖》。
人們紛紛猜測著張衷憲的用意,是真心喜歡這幅畫,還是另有深意?但無論如何,再沒有人和他爭了。張衷憲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成為了全場的焦點。他享受這種掌控全局的感覺,也享受為藝術品一擲千金的豪邁。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將與嘉德的首拍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一段傳奇的開篇。
而這,僅僅是他輝煌收藏生涯的冰山一角。1985年之後,他便進入了收藏的鼎盛時期,官窯瓷器成為了他新的征服目標。20世紀90年代初,他向蘇州博物館捐贈了224件文物,其中包括瓷器、書畫等珍貴藏品。後期,他又先後兩次向滬上博物館捐贈了55件銅胎掐絲琺琅器,這些藏品器型豐富多樣,包括陳設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年代跨度從明代直至晚清民國,數量眾多,精品薈萃。其中清代康熙、乾隆時期造辦處琺琅作的作品,尤其能展示宮廷琺琅器的製作水平。
捐獻給上海博物館藏品中,一對乾隆掐絲琺琅花鳥紋象足燻爐
拍賣行的世界,光怪陸離,有人藏鋒斂銳,有人鋒芒畢露。許多人喜歡把自己隱藏在幕後,低調行事,彷彿置身事外,不為珍寶所動。他們或許會選擇電話委託,讓自己的聲音在電波中穿梭,避免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渴望;又或者,他們即使身處現場,也僅僅是默默舉牌,不露聲色,將自己的情緒掩藏在平靜的面容之下。
然而,張衷憲卻與他們截然不同,他就像一顆耀眼的明星,閃耀在拍賣場的舞臺中央,張揚外放,是他獨特的標籤,是他鮮明的個性。他從不掩飾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對珍寶的渴望。他享受那種競逐的刺激,享受那種一錘定音的快感。即使年過九十,他依然精神矍鑠,馳騁於各大拍賣場,如同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指揮著屬於他的藝術戰爭,彼時,電話拍賣早已興起,成為許多名流巨賈的選擇。他們不必親臨現場,只需一個電話,便可將心儀的珍寶收入囊中。
張衷憲卻始終堅持親臨現場,感受那份緊張刺激的氛圍。對他而言,拍賣不僅僅是交易,更是一場藝術的盛宴,一種精神的享受。只要是他看中的藏品,他必定會親自到場,並且永遠選擇一號牌,彷彿那是他與生俱來的權利,是他身份的象徵。他就是拍賣場上的“一號先生”,一位瀟灑的收藏家,一位傳奇的人物。
張宗憲先生與明宣德青花夔龍紋罐
九十五歲壽辰之際,張衷憲先生做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決定:將他珍藏多年的明宣德青花夔龍紋罐交付上了拍賣,並將所得收益捐贈給即將成立的張宗憲華夏藝術基金會,用於推動華夏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不僅是他對藝術的熱愛,更是他對祖國文化傳承的責任與擔當。直到現在,許多拍賣行依然將一號牌留給張衷憲先生,以示尊敬。
第一排,一號牌,一號拍品,最好是首拍,競得的價格往往遠高於市場估價。這一切,都屬於這位傳奇的一號先生。
2024年11月30日,港城的天空陰沉沉的,彷彿也在為一位巨匠的隕落而哀悼。張衷憲先生,這位在古董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留給世人的,遠不止是那些價值連城的國寶古董,更寶貴的是他浸淫一生總結出的古董鑑定方法和生意理念,這些智慧結晶,將繼續照亮後人的收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