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211章 兩件精品(第2頁)
秦浩峰躲開地面上放著的破舊農具,先把那件紅色瓷瓶拿了過來。
清乾隆御製霽紅釉火焰青描金御題詩膽式瓶
瓶小口直頸,溜肩鼓腹,下腹部內斂,圈足;周身施勻潤霽紅釉,,餘處施松石綠釉。整器以金彩裝飾,口部、頸部及近足處分別繪夔龍紋、變形蕉葉紋、如意雲頭紋等;瓶身主體一面以金彩繪月季、穀穗、桂花等祥瑞花卉植株,足內以礬紅彩書“乾隆年制”四字雙框篆書款,另一面有一首詩。
瓶身描金
戶外春光到幾分,嫩紅新綠間繽紛。
清浮玉露瓊葩潤,芳透珠簾瀋水焚。
散彩偏承晴旭照,飄香多為惠風燻。
錦叢繡徑經行處,蛺蝶驚飛已半醺。
詩前書“乾隆御製”四字,並繪“乾”“隆”二字篆書方章。
秦浩峰看完之後,興奮的轉頭去喊陳陽:“哥,你來看看這個,上面有乾隆的題詩!”
陳陽邁步走了過去,看到桌面上的瓶子,不由眼睛睜大了一下,此瓶形似垂膽,規整端秀。乾隆皇帝曾在《詠瓷掛瓶》一詩中贊曰,“膽瓶、紙槌瓶,皆瓶式最佳者”。此瓶樣式當屬最佳瓶式,當時頗為帝王喜愛。
再看看上面的詩文,陳陽心裡微微吸了一口涼氣,這霞姐運氣夠好的,居然又撿到了一件寶貝。
瓶子上的詩文,收錄於《樂善堂全集。乾隆二年,弘曆諭旨發行《樂善堂全集》,收錄其居藩期間的詩文作品,集中反映了年輕皇子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及閒適恬淡的心境。收錄詩文除用於瓷器,常用於裝飾其他工藝品。
此類器物主要以大型陳設器為主,另有少量的壁瓶、鼻菸壺、筆筒等,詩文多配以花卉圖樣。
乾隆十七年清宮檔案載:十月十六日,總管王常貴交御製詩四套。傳旨,著賞唐英,嗣後燒造瓷器,應用詩之處即用此詩揀選燒造,不必用樂善堂集詩文。
從這段記載,不難推斷出,這件膽式瓶,應該燒造於乾隆十七年及以前,也就是唐英督陶期間。
霽紅釉屬於高溫釉,在這上面加以低溫彩繪並不多見。陳陽將瓶子拿到眼前仔細看著,只見霽紅釉上、金彩之下,隱隱呈現窯變之藍紫色,更乃精罕絕妙至極。
這種工藝一般都是:膽瓶成坯後,施銅紅釉,待釉面陰乾,以鈷料蘸水寫詩文、描繪紋飾,入窯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後以金彩作點睛之筆,再次入窯燒製。如此多次上釉、多次入窯,方成此器,中間的環節那是相當繁瑣。
其文字的筆畫轉折和紋飾面積較大之處,鈷料較多,形成比較明顯的藍色,邊界則有藍紅虹彩漸變,非上手細觀,無以體會其如霞般絢爛。
花瓣、枝葉金彩柔薄處,透出窯變之色,加之清晰的金彩勾邊,營造出微妙的立體效果,更顯花葉嬌柔之質。設計構思之巧、成效之佳,著實讓人吃驚。
《景德鎮陶錄》有云,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渾然天成者,變化莫測,有妙手偶得之美,但於瓷器燒製而言,則頗難掌控。或許正是因此,窯變多見整器施釉。
此瓶以火焰青之法繪製紋樣,線條、字體筆畫清晰無暈散,營造、控制天工之美,足見其難度之高,彰顯出對火候控制的至高水準。縱觀清代瓷器,霽紅、窯變、金彩裝飾皆時常得見。但這個瓶子將三者結合於一身,充分發揮每種釉彩之效,乃至營造出新的藝術審美境界,堪謂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