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光 作品

第338章 趙匡胤(第2頁)

 夜色越發的深了,窗外的雪已停止。

 趙匡胤感覺腦袋有些昏沉。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弟弟看向自己的表情有些古怪。

 一定是醉了。

 趙匡胤心中想著。

 今日聊天頗為痛快,弟弟甚至主動提出自己可外放去前線帶兵,讓兩子擔任開封府尹,分明是在儲君之事上妥協了。

 他甚為開心。

 趙光義主動告退。

 趙匡胤本想將他送到門口,卻被拒絕。

 他感到睏乏得厲害,索性躺在榻上,很快便鼾聲如雷。

 僅僅一刻鐘後,趙匡胤突然睜開雙眸。

 他感到渾身劇痛,內臟抽搐,喉嚨火辣辣的,像是被什麼東西扼住一樣,根本發不出一點聲音。

 他口吐白沫,痛苦到難以呼吸,但他的雙眸卻瞪得老大。

 他試著去碰觸床榻旁的木幾,以便引起門外太監的注意。

 可他的身體彷彿被灌滿了鐵水,根本動彈不得。

 他的反應漸漸遲鈍,意識也變得混沌起來。

 就在趙匡胤近乎絕望之時,突然聽到腦海中傳來一陣聲音。

 一連串讓他匪夷所思的畫面接踵而至。

 白日這樣的情況便出現過,那時他正在大臣商議國政,以為太過疲累出現幻覺,並未當回事。

 可現在又一次出現……

 “難道我真的病了?”

 趙匡胤迷迷糊糊中,選擇了接受。

 ……

 今夜的酒館略顯冷清。

 楊戩與天庭對峙,沉香幾乎將酒館內的高手們都帶去了那方世界。

 雖說危機已經解除,但是並沒有人捨得立即回來。

 此時酒館內僅有寥寥十數人。

 靠近吧檯坐著的正是嬴政與李世民。

 朱元璋原本與他們一桌,但明日還有一場大戰,喝了兩杯酒便提前離開了。

 二人正交流著治國經驗。

 嬴政討教居多。

 他原本崇尚法治。

 亂世當用重典,這也是大秦能從七國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但治世顯然得更多結合仁政。

 畢竟他可是讀了好幾遍未來的史書。

 而且他對法家的幾個代表人物並無好感。

 商鞅變法的確促進了大秦的繁榮,但也帶來巨大的危機。

 他那“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的馭民五術,短時間內的確讓大秦國力倍增,但長遠來看,顯然是將百姓推到了對立面。

 車裂之刑一點也不冤枉!

 向來受他信任的李斯,竟然給他背刺,更是讓他毫無好感。

 遍讀史書,讓嬴政感興趣的君王不少,但欣賞的君王不多,李世民便是其中一個。

 他很好奇對方的治國理念。

 “其實說起仁政,另有一人更值得我們請教。”李世民笑道。

 “宋太祖趙匡胤?”嬴政問。

 李世民頷首道:“他雄才大略,以一介布衣結束中原亂世,黃袍加身卻頗得百姓喜愛,大興科舉,與文官共治世。”

 嬴政深以為然:“大宋的治世觀念,雖然少了進取之心,但可最大限度避免帝國終於內亂。”

 “百姓富足,國庫充盈,於天下萬千百姓而言,是少有的好時代。”李世民說。

 兩人相視,盡是露出笑容。

 若是正常情況,大明的政體架構其實更適合他們學習。

 但有酒館作為後盾,他們無需擔心任何外敵,所應該考慮的更多是如何讓國內持續安定。

 如此一來,大宋的制度亦是有不少可取之處。

 雖然大宋羸弱,但百姓相對更加富足,只是因為五胡亂世導致持續了千百年的漢人技術優勢毀之一旦,周邊強敵環伺,加上抑武重文的國策,使得國家連年戰亂,歷代皇帝大臣為了維護統治,搞出一系列騷操作,才使得大宋看起來那麼不堪。

 二人聊著大宋的體制,又說到趙匡胤本身。

 “他要死的晚幾年,說不定大宋境況還會好一點。”李世民感慨道。

 “他的死亡頗為蹊蹺,史書記載他與弟弟趙光義飲酒之後暴斃於宮中,但又說到他身強體壯,怎麼會突然病故?”嬴政說著這話,又想到了自己。

 若非踏入酒館,怕是他也時日不多呢。

 他猜測自己應該的確是遭受疾病,而不是像趙匡胤這樣死的不明不白。

 “確實有燭光斧影之說,”李世民說,“但在皇宮中以斧子砍人太過荒唐,更大的可能是毒殺。”

 “趙光義此人心思狠毒,即位之後毒殺之人不少,而且宮中那名通風報信的內侍,以及他府中醫官,皆被外放升官,此事怎麼可能那麼巧合。”嬴政想著自己看過的一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