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煙雨 作品

第兩百九十章 寶鈔提舉司

 在胡惟庸心底,給朱元璋找不痛快,便是最大的樂事,因此,在乍聽重啟寶鈔一事時,他才再三“勸誡”。

 可聽到朱元璋要讓寶鈔提舉司獨立於朝堂之外後,他卻暗生竊喜。

 這一回,再不提擔憂之事,胡惟庸乾脆利落地拱手接下差事:“上位為我大明朝綱殫精竭慮,臣作為宰輔,焉能不鼎力襄扶?上位儘可放心,明日朝堂之上,臣定會表明態度,支持此事!”

 之所以答得這麼爽快,就是因為朱天子那句“想必不容於朝廷百官”。

 你朱元璋要讓這寶鈔提舉司獨立於朝廷之外,這明擺著是得罪朝臣的事,如此“好事”,他胡惟庸豈能反對?

 朱元璋與百官的裂縫越大,嫌隙越深,對他胡惟庸越是有利!

 得見“賢相”支持,朱元璋自是喜笑顏開。

 他大笑著從書桌後站起身來,上前兩步扶住胡惟庸道:“果真還是胡相深明大義,若滿朝公卿都如你這般明辯是非,我大明何愁不興?得賢相如此,君復何求啊!”

 君臣相協,其樂融融,這大明寶鈔雖未推出,卻已前景敞亮。

 ……

 既然已經決定重啟大明寶鈔,更是說服了胡惟庸,朱元璋當即就迫不及待,翌日,朝會上,朱元璋直接提出了此事。

 “諸位愛卿也都知曉,當初殘元敗退逃離中原,帶走我中原大量金銀,正因如此,我大明各地皆有錢荒,常出現無錢可用的現象,甚至有些地方被迫以物易物,金銀本是衡量價值的重要物介,若沒有金銀,常年以物定價,勢必造成物價不穩、民生動盪的局面!”

 朱元璋所說的這些情況,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民間金銀銅錢的短缺,的確給百姓生活帶來不少麻煩。

 沒有金錢,百姓只能以糧食、布帛作為一般等價物來交易,可這些物品攜帶麻煩,又極易損壞,遠不如金銀方便。

 更惡劣的因素是,這些物品本身價值就不穩定,稍有價值變動,便會影響其他商貨的定價,造成物價動盪。

 這些情況,滿朝官員自都一清二楚,是以,朱天子提及此事,眾人皆是點頭稱是,紛言感嘆。

 眼看朝臣們並無異議,朱元璋順勢提出了自己的構想道:“鑑於此境,咱決定設立寶鈔提舉司,發行大明寶鈔,以彌補金銀空缺之事。”

 這話一出,立時惹得滿朝喧譁,原本朝臣們正在低語感慨金銀短缺,可一聽這“大明寶鈔”,立時驚得四下紛議。

 交頭接耳之下,眾人俱是愁眉緊鎖,一副不看好的模樣。

 在場多有博學之事,自然也知道發行紙鈔並非易事,稍一處置失妥,極易釀出物價動盪,繼而導致民生凋敝。

 當即便有御史站了出來道:“陛下,前宋也曾發行過交子,然而後來朝廷濫發,導致交子貶值,敗壞民生,才有了方臘之事,望陛下吸取前車之鑑啊!”

 他這話,倒與胡惟庸昨日言論大差不差。

 對於這等問題,朱元璋早有準備,說道:“前宋交子的貶值,概因朝廷沒有衡量民生物力,沒提前備下準備金,只知濫發濫印,此番發行大明寶鈔,咱已備下足夠多的金銀以作準備,且寶鈔發行之後,可與銅錢、金銀無差兌換,百姓若用寶鈔繳稅,還可享受九折優惠。”

 朱天子也知道這御史的反對是出於公心,因此不予置氣,反借他的問題耐心將諸多準備細節一一道出,以穩朝臣之心。

 乍看朱元璋這時的態度,再聽他細細解釋,朝臣們倒還滿意。

 畢竟,朱元璋難得不紅著臉粗成威逼,竟是耐下性子擺事實、講道理,看起來,他這回發行寶鈔,當真是準備充足,並非一時興起。

 先前那御史已退了下來,其他官員也聽得連連點頭,面有讚許,若是真的可以準備了足夠多的金銀,而且寶鈔與金銀無差別的兌換,那這大明寶鈔的價值說不定真的能夠穩定住呢!

 然而就在群臣準備同意之時,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打破了當下和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