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裡吹吹風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巫山黑魈(第3頁)

    “就是這群山魈都在山裡面,還在不斷地移動,距離還是太遠了,山裡的地形太複雜,具體的位置我還不好確定,目前抓捕方案也在設計之中。”

    “派過去的霸下不太頂用,一會就沒有法力了,要返航歸來。”

    “要是讓丹龍過去,便能夠長期駐紮在那邊,而且能供應大量的無人機和黃泉之舟。”

    江晁:“巫山?”

    江晁看了一下地圖,巫山就在雲陽郡阜縣的邊上,是巴蜀之地的門戶。

    既然是門戶,那麼距離楚地的距離自然也就不遠了,望舒將基站和船派到了阜縣去,就等於是拿著望遠鏡天天看別人家的大門了。

    難怪望舒這麼快就有了發現。

    這個距離,好像可以嘗試一下去。

    畢竟連社廟都在阜縣立起來了,以其為根基可以源源不斷地調遣龍來支援,而丹龍號也調過去坐鎮的話,更是十拿九穩。

    丹龍號上有基站,能長時間續航待命,還能派遣出大量的無人機、黃泉之舟,並且供應它們。

    神龍騎臉,還拿不下一群小小的山魈?

    接下來,江晁和望舒便開始確定這一計劃的可行性,抓山魈的計劃也正式提上了議案。

    江晁看著地圖上的水脈,指尖劃過往上游而去。

    “這裡再往上,大船就上不去了吧?”

    望舒:“丹龍號應該可以勉強可以,再大應該就不行了,但是咱們又不是隻有一條龍,只要將丹龍號開到阜縣上游停著就足夠了。”

    “有了它,我們就等於有了一個小的筆架峰信號塔,外加一個小充電站,以及一個小黃泉之舟碼頭和無人機機場。”

    “到時候派出幾條龍去探路,再將黃泉之舟放出去了,一邊測繪水文一邊前進。”

    “測繪完水文情況,再將無人機大量派出去,將巫山的地形給探測出來,保證那些山魈無處藏身。”

    “最後,再將鬼神一號,鬼神二號放出去,帶著電棍,將那夥山魈一網打盡。”

    “一個不漏地,全給我們逮回來。”

    江晁看了看方案,點了點頭。

    那巫山上的黑毛山魈,月神望舒是勢在必得。

    目前看起來是在劫難逃了。

    “那就去一趟,順便測試一下你這丹龍號的各項數據,別到時候去京城的時候趴窩了,讓別人看了笑話,龍游淺灘被蝦戲。”

    望舒:“你說的那條龍,肯定沒有三百毫米口徑的炮塔,以及幾十臺掛載著驚蟄神雷的無人機,和預備著送敢說瞎話的蠢蝦下地獄的黃泉之舟。”

    “丹龍號就算是趴窩了,那也是虎踞京城,怎麼會龍游淺灘呢!”

    就這樣,望舒期待已久的抓捕山魈的計劃開啟了,丹龍號也準備前往堇州的阜縣。

    不過,不知道這一次要去多久。

    江晁準備在出發前和神巫說了一下。

    ——

    神巫聽說,江上不知道何時出現了一條赤紅色的神龍。

    巨大的龍角崢嶸,數十丈長的龍軀覆壓大江,在大江之上翻騰捲浪。

    很快,她便見到了這條龍。

    那龍就穿行過牡丹龍池旁,而云中君則跨越園圃朝著她走來,進入亭子之中。

    二人穿著一模一樣的雲紋仙衣,戴著一模一樣的天神相,面對面的坐著。

    雲中君:“它叫丹龍。”

    看到這條龍,神巫自然想起了目前的丹龍河,還有牡丹龍池。

    神巫終於回過神來:“是丹龍河中的龍嗎?”

    雲中君:“也算有些因緣吧!”

    至少這名字,是從這裡而來的。

    神巫立刻說道:“神君,靈子已經答應了下來,準備前往京城了。”

    雲中君:“我已知曉。”

    神巫接著說道:“天工一族的事情,我要安排劉虎那邊做好,此後估計也主要由他來掌控了。”

    “除此之外,我還想要帶上雲真道的道士和天龍寺的和尚一起去,後面的立社廟和封地神離不開他們,超度亡魂也需要僧人。”

    “因此,還有許多事情要安排。”

    “等這些安排好後,靈子便準備入京去看看。”

    雲中君:“去京城後,可想做些什麼了麼?”

    神巫:“神君可要靈子做些什麼!”

    雲中君:“你覺得雲中君應當做些什麼?”

    神巫:“靈子怎敢妄言。”

    雲中君:“你覺得我是個好神仙麼?”

    神巫急忙說道:“當然是。”

    神巫說得斬釘截鐵,不過雲中君卻沒有這般高的覺悟,他覺得,他頂多算是一個懶神仙。

    不過,現在有人幫他去做好神仙了。

    雲中君:“那便按照你心中所想的雲中君,應當做的事情去做吧!”

    說完,雲中君便站起身來,朝著那丹龍而去。

    看著這一幕,神巫突然明白了什麼。

    “神君駕丹龍而來,可是要乘此龍遠去?”

    雲中君點頭:“我此去千萬裡,不知歸期。”

    “此去京城,若有事,你可神魂出遊,來九天之上見我。”

    下次真正相見,或許就是在京城了。

    神巫行拜禮,起身便看見那丹龍逆著大江,逐漸消失在丹龍河與長江匯聚的江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