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卡bug(第2頁)
反正趙國和楚國也拿齊國沒轍。
他們國內的爛攤子還沒解決,總不可能現在發兵攻齊。與其糾結這些,不如好好防備別國主動攻打他們。
稅收減少了,日子很難過吧?
他們該慶幸秦國沒對賦稅動手,只是削減商稅。不然打仗的糧餉都湊不出來,情況只會更糟。
楚王發出去的質問最終石沉大海,氣得在私下大罵齊桓公是個屁的君子,他就是個小人。
偏偏這個時候,玩家打探出了吳起的去向,進宮來向楚王彙報。
不僅貴族發佈了尋找吳起的任務,楚王也發佈了調查吳起失蹤真相的任務。現在楚王一聽吳起為了逃命跑去了秦國,眼前就是一黑。
都是那些貴族惹的禍!
楚王懷疑吳起為了自保已經放棄楚國投效秦國了,畢竟吳起有過改投的先例。如今想把人請回來的話,至少得將礙事的貴族搞定才行,否則免談。
楚王於是調頭開始對付貴族,倒是沒了向齊國找麻煩的精力。
可惜趙王還在鍥而不捨地針對齊國。
管仲被煩得不行,乾脆轉頭問秦國什麼時候可以進軍趙國。不是說時機成熟就可以把齊國商隊開進去嗎?什麼時候時機才能成熟?
趙王都譴責他好多天了,他不當真做點什麼,多對不起趙王的厚愛。
扶蘇回說快了快了。
琉璃產業靠著壟斷在兩國多點開花,因為是高端
奢侈品()?(),
只能在繁華大城裡經營。無所謂()?(),
反正兩國的奢侈品產業本身也只在這些地方銷售。
光靠琉璃一個當然衝擊不了整個行業?()10?@?@??()?(),
奢侈品分很多種的。而玩家無法做到批量生產各式各樣的奢侈品()?(),
況且有些東西就是的獨一無二才能賣上高價。
所以進軍奢侈品顯得雷聲大雨點小。
除了給秦國帶來了海量收益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建樹。
扶蘇卻說:
“讓玩家插手這個,不過是為了吸引楚王和趙王的注意力。”
這樣,秦國才能在暗地裡做手腳,而不被發現。
比如跑去鄉村間煽動輿論。
本來小城中有不少貴族店鋪在經營,村落裡也有收購布匹等物的商隊成員。現在生意做不下去,人手也就收回去了,這些地方的貴族眼線減少了大半。
還剩下的鄉鎮官吏數量有限,自然也就有很多疏忽的地方照管不到了。此時再安排本明上天想要一統九州的決心。
庶民好忽悠,很容易就會信的。
在楚王和趙王不知道的情況下,庶民們已經接受了天下一統論。
他們之前就聽說好像有哪位君王是註定會一統天下的,當時也就當熱鬧聽聽,沒往心裡去。
如今玩家帶上天把有為之君都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磨練出一個最有能力的君主。
就像養蠱一樣,養出最強的那個。這樣篩選出的君王,必然能帶領天下萬民過上路不拾遺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之後再配上一點神蹟,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楚王光顧著提防開店的玩家在高端市場上興風作浪,哪裡有空關心底層庶民。
謠言散播了很久他才隱約聽到風聲,雖然意識到這個謠言別有居心,可問題在於這些說辭細品又揪不到小辮子。
謠言說現在的國君都很厲害,要從裡面決出最後的優勝者。沒毛病啊,它又沒說誰誰誰肯定是那個優勝者,別的都是陪跑的。
楚王哪裡知道,根本不用故意宣揚誰一定會勝利。之前關於秦王政一統天下的傳聞作為奇幻故事傳得太廣了,庶民現在一聽養蠱論,下意識就把這兩個對上了。
1、秦王政,註定一統天下。
2、老天爺把優秀君主放在一起,要磨礪出一個最厲害的君主。
兩條相加可得什麼?
庶民振振有詞地回答:
“老天爺這是給秦王送磨刀石呢!”
肯定是秦王以前的對手太沒用了,老天爺覺得這樣磨練還不夠。所以給他額外送了一堆更厲害的,這樣就能把他打磨得更加鋒利。
接觸過玩家們的庶民順利接受了“送經驗”這個說法。
在玩家口中,這就叫送經驗。
謠言從楚國和趙國往外擴散,遲早會擴散到其他國家。暫且不知那些國君聽聞後對於“你們都是秦王的墊腳石”這種說辭會有什麼反應。
扶蘇的目
的反正是達成了。
閒得沒事傳這種謠言,自然是為了大一統後庶民能更快接受自己成為秦人的轉變。
打天下不難,打完天下後歸攏人心比較麻煩。現在先鋪墊好,後頭就能事半功倍。
各國完全不知道秦國表面打商戰,私底下真正想打的是輿論戰。除卻楚趙兩國在提防商戰外,燕國魏國等也開始提防起來。
畢竟他們是正經答應了管仲的通商請求的,如今齊國商隊正在國土中混跡。管仲都讓趙楚吃了大苦頭了,難免不會也對他們下手。
幾國在重點防備齊國商隊的同時,也沒忘了順道防備一下秦國商隊。到底有個范蠡杵在那裡,秦國也不是完全安全。
范蠡發現:
“臣就是太子殿下的擋箭牌吧??()_[(.)]???.の.の?()?()”
扶蘇微笑:
“沒辦法,父親太關注孤的安危了,生怕孤遇到一點危險。()?()”
所以需要一個擋箭牌來拉仇恨。
范蠡:……
為什麼這個話題也能被太子扯到秀寵愛上頭去?
言歸正傳,范蠡提供了通商後在幾國打探來的詳細信息。
大型商隊進入城池之後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他們人多。人多就可以幹很多事情,比如分散開去打聽消息,效率極高。
其次,他們有貨。帶著貨物四處晃悠,不會引起其他人的警惕,別人哪裡知道你賣貨只是為了打聽消息做的掩護呢。
最後,他們鉅富。經商哪有不用錢和官員打通關係的,東周時期多的是收受賄賂的情況,而拿了賄賂的官員能透的口風那可就太多了。
范蠡藉口為了商隊能順利經營,拿錢買通了不少大小官吏。這種操作很正常,大家都是這麼幹的。
但別人給錢真是為了經營不被卡,范蠡卻額外多給了些錢。
一時打探各地的新政策新動向,說經商就得得知這些,才好提前確定哪些商品接下得頭頭是道,把不懂經商的官吏忽悠得暈頭轉向。
一時又打探各地的人口收入,說得知道顧客的基本情況。他們手頭有多錢,城中特別有錢的、一般有錢的、不怎麼有錢的都有多少人,才能針對性定價。
東周時期哪有那麼詳細精準的商業操作,什麼客戶定位、政策風向這些,好些人聽都沒聽說過。
可這些事情又確實是和經商相關的,能混到大商人這個級別的,哪怕以前沒總結出這些規律,實操時本身也會關注這些。
如今范蠡拿著資料回來向君上報告。
他對始皇說道:
“魏國都城大梁有人口……其中大小貴族名單……還有一些尋常富戶……這些是庶民的大概數量,其中男女老少各有多少都有估算……()?()”
為了不引起懷疑,范蠡派了不同的人接洽不同的官吏。每人只問一點,最後拼湊出了現在的數據表格。
擔心官吏說謊,有些問題還找不同的人分別問過。最後對比一下,挑選出更合理的數據。
始皇一一翻看完:
“只怕魏王手中都沒有這麼詳盡的數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