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水 作品
第175章 密謀之信(第2頁)
事實上,朝廷上下除了寥寥數人外,無人知曉朱元璋早已燃起征討安南之意。畢竟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朱元璋始終將安南視為無需爭奪之地。正因為如此,安南那些門閥士族以及所謂的權臣們才膽敢這般肆意妄為地挑釁並試探大明的底線。
他們或許認為,朱元璋不會輕易動兵,亦或覺得即使有所冒犯,大明也會選擇容忍退讓。然而,他們卻低估了朱元璋的決心與謀略。這位帝王心中早有盤算,他深知安南雖表面馴服,但內部勢力錯綜複雜、人心難測。
面對安南的挑釁行為,朱元璋並未立即表露聲色。相反,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局勢發展,並暗中謀劃應對之策。在這看似平靜的外表下,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而安南的門閥士族和權臣們,卻渾然不覺大難將至。
然而,朱楩心裡非常清楚,他可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欽點、負責南征安南事宜之人。只是眼下存在一個棘手的難題:儘管計劃出征安南,但卻欠缺一個正當合理的開戰藉口。畢竟行軍作戰最看重師出有名,就像此次平定麓川叛亂一樣,思倫法主動來到大明請求朱楩伸出援手,如此一來,朱楩發兵平反便順理成章、無可非議;可若毫無來由地草率進軍安南,則不僅師出無名,更可能引起當地民眾的牴觸情緒和不滿。
平日在邊境上的那些襲擾和劫掠安南那邊也是以山匪橫行為由,每次大明提出幫助他們清剿的時候,安南那邊便笑呵呵的回絕,然後派點老弱病殘到邊境上裝裝樣子剿匪,所以大明與安南是沒有真正國家層面上的實際衝突的。
但如果真是刺殺大明皇子,那性質可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國家層面上的問題了,朱楩清晰的記得,後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普林西普槍殺。這次事件導致奧匈帝國直接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他們或許認為,朱元璋不會輕易動兵,亦或覺得即使有所冒犯,大明也會選擇容忍退讓。然而,他們卻低估了朱元璋的決心與謀略。這位帝王心中早有盤算,他深知安南雖表面馴服,但內部勢力錯綜複雜、人心難測。
面對安南的挑釁行為,朱元璋並未立即表露聲色。相反,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局勢發展,並暗中謀劃應對之策。在這看似平靜的外表下,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而安南的門閥士族和權臣們,卻渾然不覺大難將至。
然而,朱楩心裡非常清楚,他可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欽點、負責南征安南事宜之人。只是眼下存在一個棘手的難題:儘管計劃出征安南,但卻欠缺一個正當合理的開戰藉口。畢竟行軍作戰最看重師出有名,就像此次平定麓川叛亂一樣,思倫法主動來到大明請求朱楩伸出援手,如此一來,朱楩發兵平反便順理成章、無可非議;可若毫無來由地草率進軍安南,則不僅師出無名,更可能引起當地民眾的牴觸情緒和不滿。
平日在邊境上的那些襲擾和劫掠安南那邊也是以山匪橫行為由,每次大明提出幫助他們清剿的時候,安南那邊便笑呵呵的回絕,然後派點老弱病殘到邊境上裝裝樣子剿匪,所以大明與安南是沒有真正國家層面上的實際衝突的。
但如果真是刺殺大明皇子,那性質可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國家層面上的問題了,朱楩清晰的記得,後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普林西普槍殺。這次事件導致奧匈帝國直接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