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這是要入川吶!(第2頁)
貴陽府內,氣氛凝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朱允炆滿臉怒容地坐在高位之上,胸膛因為憤怒而劇烈起伏著。齊泰和黃子澄站在一旁,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他們深知此刻的朱允炆正在氣頭上,誰要是敢先開口說話,無疑就是自討苦吃。
先前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經讓朱允炆焦頭爛額。先是朱楩膽大包天地拐走了欣蘭等一眾朱元璋的宮妃,使得剛剛登上皇位的朱允炆瞬間失去了可以用來牽制眾多年輕藩王的重要籌碼。這件事雖說還不至於動搖根基,但卻如同在朱允炆的心口上紮了一根刺,令他極為不爽。
然而,更糟糕的是隨後燕王朱棣公然造反,這無異於向朱允炆的權威發起了直接挑戰。於是派了耿炳文帶著三十萬大軍去真定與朱棣對峙,而他自己則是親自前來貴陽抓捕朱楩的前線進行督戰,以一場看似實力懸殊、勝券在握的戰鬥——用四十萬大軍去抓捕區區一萬叛軍,來重塑自己的形象,並增強民眾對朝廷正統的信心。可誰曾想,就在這場本該毫無懸念的戰鬥中,朱楩竟然能夠連續三次逃脫追捕!
想到這裡,朱允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指著前方怒吼道:“徐輝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他真當朕不敢撤換了他嗎?”其聲音之大,猶如雷霆一般在整個大廳中迴盪,令人不寒而慄。
齊泰和黃子澄兩人對視了一下,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神中讀懂了對當前局勢的清晰認知和無奈。實際上,他們心裡非常清楚,眼下這種狀況絕非是因為徐輝祖個人能力不足所致。
他們緊盯著面前的地圖,仔細研究著朱楩此前兩次來回渡河的行動軌跡。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把指揮權交到自己手中,恐怕最終的結局會比這位魏國公所面臨的更為悽慘。
儘管徐輝祖至今還未曾與朱楩正面交鋒,但他在協調各軍之間的協同作戰方面表現得極為出色。他並沒有盲目地驅使全軍一窩蜂地湧向某個地點實施包圍,而是明智地預留了一定數量的預備隊。正是由於這樣合理的部署,才使得朱楩來回渡河如今更是第三次溜走。
想到這裡,齊泰不禁在心中暗暗感嘆,假如換成自己這個兵部尚書親自上陣指揮,恐怕早在朱楩第二次成功東渡赤水河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將其擒獲了。
“陛下,微臣以為魏國公絕非消極怠戰。卻是那岷庶人狡詐異常,現今既然魏國公已然派遣人馬持續追尋其蹤跡,依微臣之見,咱們不妨稍作等待。畢竟,他們區區一萬兵馬而已,只要通往雲南的各隘口依舊牢牢掌控於我軍之手,如此一來,那岷庶人也不過是強弩之末、苟延殘喘罷了。”黃子澄趕忙替徐輝祖辯解起來,這一番言辭聽起來倒是合情合理,頗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