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水 作品

第359章 帝王心術(第2頁)

 然而張信為何會在關鍵時刻臨陣倒戈,毫不猶豫地背棄朱允炆,轉而投身於朱棣陣營這,朱楩在深入且細緻的調查後,現今已然心中有數、恍然大悟。

 此刻,朱楩靜靜地佇立在巍峨高聳的宮牆之上,迎著微風輕輕拂過面龐,不禁心生感慨萬千,一切都是定數,張信向朱棣通風報信之舉,並非源自他對朱允炆的背叛,實則自始至終,張信本就是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邊的一顆棋子。

 在當下這個特定的時間節點裡,只有朱楩擁像是擁有先知之能一般,知曉所有人隱藏的真實身份。正因為事先知曉張信將會背叛朱允炆,故而近些時日以來,他搜尋著有張信的各種過往和資料。

 終於是在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當中有所發現。原來,張信的父親張興乃是跟隨朱元璋一同渡過長江的開國功臣之一。此後,張興長期出任永寧府的指揮僉事一職,並始終追隨徐達左右,南征北伐,雖沒有多少戰功,但是一直都常伴徐達左右。

 徐達何許人也?他乃堂堂魏國公、中山王!更令人矚目的是,他還是朱棣的岳父大人。想當年,燕王朱棣時常伴隨其岳父左右,共同馳騁沙場,浴血奮戰。如此一來,不禁讓人好奇,那張興是否跟朱棣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呢?還有那個彼時身為小參將且與其父親共事過的張信,他可曾與朱棣相識相知呢?

 細細思量一番,似乎一切都豁然開朗起來。張信成為朱允炆的親信,當真不是那久不回京的燕王朱棣一手安排的嗎?而當今朝堂之上,那些擺在明面兒上的燕王派系人物,像夏元吉,解縉之類的,基本上都已遭清算。

 但是,這都是明面上的,那暗中的燕王派呢?想到此處,朱楩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懼意。所謂帝王心術,並非只有登上皇位之後方才擁有,恰恰相反,正是憑藉著這般深沉的心機權謀,方能最終君臨天下啊!

 他曾經一直認為,朱棣之所以能夠成功登上皇位成為那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完全是憑藉著那場驚心動魄、充滿變數的靖難之役。在他的想象之中,如果朱允炆不貿然削藩而是好好耕耘,哪怕只是短短數年或者數十年,讓他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將一切都安排得穩穩當當,那麼朱棣恐怕很難再有可乘之機去實現自己的野心。

 然而,此時此刻,站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去接觸和還原歷史的真實,他發現原來那些渴望成為皇帝的人,他們的心思絕非是臨時起意、一蹴而就的。也許早在朱元璋決定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的那一剎那,朱棣心中那顆權力慾望的種子便已悄然種下,並開始默默地生根發芽、精心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