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安國公(第2頁)
然而,那些老道一些的官員以及國公侯爵們卻聽出了其中的異樣之處。特別是耿炳文和李景隆,他們深知官場的微妙變化。耿炳文作為開國功臣,歷經多年跟隨徐達、藍玉等大將征戰沙場,但儘管取得了不少戰功,卻始終未能突破侯爵的地位。相比之下,袁洪卻能憑藉其女的關係獲得如此高規格的封賞,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李景隆同樣感到困惑不解,他身為國公,那是與老朱家是親戚關係,而且是承襲他老爹李文忠的,而袁洪的國公之位是個虛設的,沒有明確封地,如同當年藍玉捕魚兒海之戰後回來獲封涼國公一樣,其結局就是真的涼了。
話說回來,袁洪卻是因為一場戰役,雖說是實打實的一路破城,直逼中都,但那可是安南,而非北元啊!這樣一來,直接獲封國公,實在令人費解。不少人對此頗有微詞,甚至有人為耿炳文打抱不平起來。
然而,只有耿炳文心裡清楚得很,老袁離自主退休恐怕也為期不遠了。如果他真的被封為國公,那麼他的女婿依舊是王爺,他自己則還是都督。如此一來,他家恐怕就要面臨家破人亡的命運了。而他耿炳文雖然只是個侯爵,但至少這意味著朝廷對他仍有需求,他依然可以繼續帶兵打仗、上朝參政,並領取年俸。
果不其然,在宣佈完袁洪的安國公名號後,袁洪上前一步,抱拳而跪“臣袁洪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只是陛下,臣還有一所請,望陛下恩准。”
老朱淡定抬手“安國公但說無妨,朕無有不準。”
聽到這話,袁洪心頭一鬆,但臉上卻做出一副不捨的表情,緩緩道:“臣有幸能追隨於陛下至今四十餘載,回首過去,歲月如梭,轉瞬即逝。如今,兒女皆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而我這把老骨頭,也到了該休息的時候了。此次征戰,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堪重
負。國朝如今安定太平,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人才輩出,後生可畏。臣認為,是時候該讓出位置給後輩們,讓他們為國效力,繼續發揚我們大明王朝的輝煌。因此,臣斗膽請求陛下准許臣告老還鄉,回到家中,陪伴兒女,共享天倫之樂。”
他說得十分煽情,言辭間充滿了對朱元璋的感激和忠誠,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期望和信心。最後那句共享天倫之樂更是讓人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