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有點甜 作品
第930章百姓不送孩童讀書,那免費呢?(第2頁)
“要想把州府治好,就得先讓百姓有地可耕。”
“也要有人才,定襄初建,人才不足,你是功曹,可知道定襄讀書人的處境?”
宇文拓是李想的心腹,在吏部混了這麼多年,早就練就了一身本事。
面對李想的問題,他自信滿滿地說道:“目前,定襄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七名讀書人,其中有一千兩百零九名是制科,一百四十八名是常科。”
唐代的科舉,並不像明清時代那樣,是按照童生、秀才、舉人、進士一步一步來的。
唐代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種。
定襄八萬多人,讀書人不過千餘人,而且大部分都只是識字而已。
能參加科舉的,只有一百多人。
這可是代表著一州的人才啊,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然而,李想卻不這麼認為。
宇文拓能說得這麼準,可見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且,他看重的是實幹,而不是科考。
“本王有意為定襄選才,設一份招賢榜,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招賢榜?”
聞言,所有人都是一愣。
這種東西,往往是各地軍閥為了拉攏人才而建立的。
王爺這是要造反啊!
宇文拓並沒有多想,只是問道:“王爺,這招賢榜是為了招攬什麼樣的人?”
“招賢榜,分為兩個榜單。”
李想豎起一根手指,道:“第一,招納普通百姓,識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長。”
“打個比方,如果你種地種的很好,那麼你就是一個種地的人才。”
“還有,如果你能做木工,那就說明你是個做木匠的人才。”
“這個榜單,不看出身,不看識字,只看有沒有本事。”
宇文拓沉吟片刻,有些為難地說道:“王爺,請來這麼多人又有什麼用?再說了,就算招進來了,也沒有官職給他們。”
“沒有官職。”李想淡淡一笑,道:“我要建一座聚賢堂,凡是被我招攬到的人,都會得到俸祿和住處,讓他們的孩子,都能在這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