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三章:宋應昌的新學底蘊(第2頁)
第三個就是評價渠道的獨立性。過往的考功依賴的無非就是吏部各種考評文獻和歷史記錄。但吏部的記錄是單向的,完全可能被地方誤導甚至瞞報。比如現在的仁義指數或者說經濟指數就是很好的第三方評價,但很明顯,目前還不能直接寫入其中。
一個可替代的思路就是把目前商稅、田稅與鹽稅三項進行結構化比較就很清楚了。一個地方如果受災,可買不了那麼多官鹽,特別是官鹽裡面的精鹽消費。受災了,哪怕是大戶人家首先削減的就是精鹽。如果精鹽銷量不變而報災情,這就很可能說不過去了。當商稅也是同理,如果災害後商稅增加,難道是官府在發災害財嗎?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四個就是相對考功評價,這一點之前在杭州,現在在浙江已經開始推行了。就是根據地域特點與人口的臨近與相似性,劃定考功小組。最關鍵的評價是要在小組內排名靠前。總分高並不一定有效。從而避免一些關係戶通過挑選任職較好的府縣從而考功得上等,進而操縱考功評價結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