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四十一章大明朝的財政大包乾(第3頁)


  -----------------

  “徐同知、沈知事、馬照磨,核算得怎麼樣?”高翰文去了值房,當先就問道。

  “回稟大人,我三人分開核算,商稅分三類,一類是住稅的門店稅、牙稅、契稅等,是由我負責核算,總計15000兩每年,其中大戶繳納10000兩,並且8000兩是上繳給巡撫衙門、布政使衙門、按察使衙門的。

  一類是過稅,主要是關鈔城門稅等,由沈知事負責核算。總計6000兩每年,其中大戶繳納3000兩。

  最後是雜費主要是一些加派或者其他項目,由馬照磨核算,還沒出最終結果,但大概,總計10萬兩每年,其中5萬兩上繳上司衙門,其餘錢是直接歸屬府衙的公使錢,給一幫白衣、皂吏以及衙門屬官補貼家用的”徐同知有條不紊地回覆。

  “就這些?”高翰文有些不可思議,你們幾大家又不都和氣,怎麼這會兒都對徐同知言聽計從了。

  “是的,高大人”沈知事、馬照磨應聲蟲是的答應。

  “那,上繳朝廷的商稅呢,還有就是這個商稅收稅的依據是什麼?”被搞得有些糊塗地高翰文不得不耐心下來,打破砂鍋問到底。

  “朝廷商稅正稅是三十抽以,但只是個概念沒發執行。誰也不能評價貨值大小不是。正稅一般是住稅裡面,我們上繳給布政使衙門,布政使衙門再去劃分,然後上繳。大人不必擔心這一塊,朝廷財政主要是農稅,商稅佔比很小的。每年內閣有任務的,只要個地方完成商稅任務就行,剩餘可以截留的。由於沒法評價貨值大小,我們基本是有住店就按住店規模收取的,沒住店就看合同文書,如果都沒有,那就按每筆收一點這樣子收取的”徐同知到時很細心地打消了高翰文的擔心。

  “好傢伙,財政大包乾啊,這是”高翰文也沒法說其他的。因為後世分稅制改革也得朝廷又權威才行,現在看來,我大明朝廷很難撐起這個權威了。

  沒有多話,高翰文,點頭後又回到大堂去跟一群人打太極了。這商稅,如果減下來,白衣與皂吏薪水就沒了,就得全靠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製造案情,增加過手費了。

  要減免,難啊。話說怎麼自己的立場已經改變到給減免商稅尋找理由了呢?

  ----------------

  多謝多謝白蓮教徒、北疆*風月、山的那邊等書友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