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以無上手段,逆天改命,(第2頁)
這種極端的主觀可能存在嗎?張之維想了想,
得出結論,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這個世界上有好人,也有惡人。
君子論跡不論心,區分善惡的,是行為,不是心性。
但主觀的打磨,就是剔除外物的一切影響,打磨最真實的本心。
這個本心就是道。
每個人的本心都是不一樣的,道也是不一樣的,道可道,非常道。
就好像大慈大悲的肖自在,他一直被自身的殺戮欲所困擾,所痛苦。
而他的這種殺戮欲,是來自心魔妄念的影響?還是發自本心?暫時不得而知。
如果是來自妄念,那他就要克服,把這種妄念剔除,留下本心,這就是打磨主觀,也是修道參禪。
如果是發自本心,那他就要去殺戮,對他而言,殺戮就是修道,就是他要去參的禪。
這就是禪宗的修行。
而如果肖自在的本心是後者,那他在到達某種境界後,他打磨出來的主觀,就會是極具殺戮欲的。
都有殺戮了,那有人些的本心是貪婪,嫉妒,暴怒等等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人性本惡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
張之維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佛陀是智者,覺悟者,所以他打磨的主觀,留下的教派,乃至向他皈依的人,追求的是智慧,是開悟。
道祖是清靜無為的人,所以道教追求的是清靜無為。
而道家和佛家收徒,都講究一個緣,與佛有緣,與道有緣。
或許,這個緣,就是看自身的主觀,是不是與佛的主觀相似,相似程度越高,也就越有緣份。
至於資質,那是另外的考量了。
“或許,我就是與道有緣?”
張之維自語一句,旋即想到,如果一個主觀是惡的人留下的教派,是不是追求的就是惡?!這就是邪教的由來吧。
“所以,那種低語,其實就是某種主觀在作祟?”
“這個主觀,也許不一定像我推測的那樣,是某個修行的人,它甚至可能是某種意識的集合體。”
“但不管怎麼樣,它應該都是一種強大的主觀意識,它會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它的皈依者。”
“而男孩的這種惡魔一樣的形態,就是這種主觀意識影響下的結果。”
一念至此,張之維知道了該怎麼處理這個男孩了,只要解決掉他體內的那個惡的主觀意識就好了。
張之維眼睛金焰沸騰,妄破神眼被他催動到了極致。
隨後,他動用藍手的能力,開始細緻入微的尋找寄居在男孩體內的那一縷來自“惡”的主觀。
這並不容易,主觀不是靈魂,它是一種與客觀對等的思維意識,深深的紮根在了男孩的靈魂之中。
對於這種東西,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處理不了。
不過,對張之維來說並不難。
在他的全力搜索之下,很快,潛伏在男孩靈魂深處的那一抹充斥著惡意的思維被他找到了。
它就蟄伏在男孩的靈魂深處,與他靈魂中的某些情緒完美融合,這種情況下,要想將其分離,幾乎不可能。
張之維沉默了一會兒,攤開手,掌心升騰起一縷青藍色的三昧真火。
三味真火是專燒神魂的性命之火,它甚至可以燒死心魔。
心魔是在客觀因素的干擾,從主觀意識中誕生的產物。
能燒心魔,自然而然也能燒主觀。
不過,要想用三昧真火去做到這一步,首先得找到這一縷惡意,如果找不到的話,那自然是沒辦法,總不能把整個靈魂都給燒了吧。
有了目標,張之維把三昧真火凝聚在指尖,對著男孩的眉心一點。
三昧真火頓時湧入了男孩的上丹之中,進入他的靈魂深處,滲透其中一處角落,把那團惡意連帶周圍的靈魂一起包裹住。
那一團惡意其實已經融入到了男孩的靈魂當中,不分你我,但張之維以一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全都燒掉了。
靈魂具備很強的恢復能力,被燒掉一部分,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虛弱,但只要魂魄不散,有他藍手相住,並且在身體裡溫養一段時間,還是能恢復的七七八八。
在三昧真火的煅燒之下,男孩眼皮顫動,渾身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