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東輝 作品

第85章 李老闆的老謀深算(第2頁)

 美聯儲的貨幣寬鬆政策,讓美國一年後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美國公司的銷售也是直線上升。
 這時,全球能正常供貨的國家只有中國。
 李氏國內工廠不但開滿開足,而即使加班加點,還是供不應求。
 兩位李老闆這時均看到商機,一直商定準備的廣東工廠,也就是在這時正式啟動。
 然而,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並沒能維持多久。
 廣東工廠正式投產後不久,美國公司訂單就已經開始回落。
 中美貿易戰,加之全球開始從疫情中恢復,供貨渠道開始增多,而且開始趨於正常。
 對於這時的李氏國內公司而言,工廠已經增加,生產規模已經擴大,可是銷售是跟不上的。
 被迫開展國內銷售業務,也是這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為了維持生產,除了美國公司訂單,國內工廠不得不去接一些,根本就沒錢可賺的訂單。
 包括現在國內訂單也是賠錢的。
 李老闆原來想再維持一段時間,看看後面的發展。
 如果停掉部分不賺錢的工廠,再啟動可就難了。
 也正在這時,美國小李老闆跟陳杰,對國內公司的攻擊計劃開始。
 這反而讓李老闆徹底鬆了一口氣。
 與其一直這樣苟延殘喘地活著,還不如把工廠交給美國公司。
 也就相當於壓縮了生產規模。
 可是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需要先考慮清楚,
 一個就是分家以後,李氏國內公司,可以從美國公司拿到多少錢的補償。
 另一個是分家後,國內公司沒了美國公司銷售,該如何應對?
 李老闆的如意算盤是,
 能從李氏美國公司拿到更多的錢,用於分家後,國內公司的銷售開發以及人工智能改造。
 他很清楚,如果想從美國公司拿到更多錢,就不能主動。
 讓自己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等美國公司來找自己。
 也正是這樣的想法,才讓陳杰、劉徵等人,根本就看不清李老闆是怎麼想的。
 其實在李老闆看來,李周在公司內的肆無忌憚,從一定意義上不見得是壞事。
 因為不滿李周,而被迫離開公司的人大有人在。
 可是,這不是反而減少了一部分員工遣散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