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財齊 作品
第692章 高考(第2頁)
所以她自己寧願吃糠咽菜,也要咬著牙供幾個孩子讀書。
“媽,你謝我幹啥,這還不是我們應該做的。要是沒有你堅持,馮塘哪有今天。”
這話不假。
馮家人在村裡,幾乎是笑柄一樣的存在,鄉下日子本來就很艱難,馮家因為要供四個孩子上學,所以更難更窮,一年到頭吃不到一點葷腥,衣服都是補丁摞著補丁。
提起馮家,村裡人說得最多的話就是,飯都吃不上了,還有心思上學,真是閒的。
可是這種聲音,在馮塘和他大哥畢業以後,戛然而止了。
哥倆畢業以後都有了穩定工作,進了城,成了讓人羨慕的工人。一個月好幾十塊錢,娶了同樣吃供應糧的城市媳婦,還能往家進而寄錢貼補父母了,直到這個時候,村裡人才發現馮父馮母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
在這個年代,有這種覺悟的人可是不多的。
“一家人不說兩句話。”馮母拍了拍黃秋瑩的手,“你們都不容易,我還硬朗呢,能幫一把是一把。”
馮母不懂什麼大道理,她只知道兩個孩子在城市紮根不容易,他們沒靠家裡支援在京城安了家,還每個月給家裡補貼一些錢,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現在孩子們需要她幫忙搭把手,她就得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替他們分擔一些。等將來她幹不動了,再說。
黃秋瑩也不再說客氣話,婆婆做的她都記在心裡,將來再回報就是了。
兩口子一人拿著一本書,邊寫邊記,如同走火入魔一樣 ,嘴裡叨叨咕咕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馮母輕手輕腳地準備早飯,掐著時間把兩個孩子叫起來,讓他們洗臉刷牙。
吃完了飯,上學的走了,上班的也走了,就剩下老太太一個人在家裡洗洗涮涮,雖然辛苦點,但是值得。
像黃秋瑩和馮塘這樣準備參加高考的人還有很多,在東北的小鄉村勝利大隊,也有一群年輕人,挑燈苦讀,想要去更高的學府深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