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75章 力!力!力!以力證道!世界基石!第三種力的震撼!

 第一屆布魯斯會議上,李奇維提出了經典物理學和現代物理學的劃分。 

 以1900年量子概念提出為界限,之前是經典物理學,之後是現代物理學。 

 所謂的經典,簡單理解就是符合人類的直覺。 

 研究的東西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比如引力、電、磁、光等物理現象。 

 物理學家可以真實地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存在,並研究它們的規律。 

 所以,這個時期的物理學研究方法很直白。 

 先是發現一種實體現象,然後研究現象的性質,接著總結這些性質,找到某種規律。 

 最後就是用理論的方式,把以上的內容全部串聯起來。 

 但是進入現代物理學後,邏輯就完全變了。 

 因為物理學家開始研究非常抽象的物理現象了。 

 比如量子論中的量子化軌道,你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存在呢。 

 所以,這時候物理學家只能在腦子裡想象某種存在,再嘗試用理論去分析。 

 真實歷史上,所謂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在這個時期才出現的。 

 經典物理學時代,沒有理論物理學家的說法。 

 因為所有的理論,都是依託於實驗發展而來的。 

 但是相對論和量子論,靠實驗可完全做不出來。 

 順便一提,到了後期,基本粒子理論成為物理學研究的主流,情況又變化了。 

 物理學家開始主動“創造”出新的現象來研究。 

 這就是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出現原因。 

 通過人工製造出來各種微觀粒子,物理學家可以對世界本質進行更深刻的研究。 

 可惜,這一場粒子物理的饕餮盛宴,華夏連湯都沒有喝到。 

 這也是後來楊振寧為什麼反對華夏再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原因。 

 因為他覺得,該創造出的粒子都已經創造完了。 

 現在需要的是用全新的理論,來把這些不同的粒子統一起來。 

 而不是花費巨大代價,再去找幾個新的基本粒子。 

 不過具體評價,當然是見仁見智。 

 而現在,李奇維所處的時代,正是物理學研究方式的第二個階段。 

 從研究物理實在到物理抽象的轉變。 

 哪怕是原子學這種重視實驗的領域,也需要物理學家的想象。 

 因為沒有人能“看到”原子內部的樣子。 

 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猜想。 

 此刻,李奇維的話,震撼了在場所有人。 

 今天是物理學領域,乃至自然科學領域的至高會議。 

 在這種場合,以布魯斯教授的身份而言,什麼樣的發現才能值得他如此鄭重。 

 簡直恐怖如斯! 

 老中輩的物理學大佬們,對於布魯斯教授非常熟悉。 

 對方若是講出這樣的話,那必然是驚天動地的成果和發現。 

 威爾遜默默道:“布魯斯又要開始裝逼了。” 

 而年輕一輩,則只覺得熱血沸騰。 

 物理學越是充滿挑戰,他們才越是心潮澎湃。 

 伊蕾娜坐在後排,心中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因為她知道接下來布魯斯教授會講什麼內容。 

 而她的大名,將正式傳到物理學界。 

 不再只能以物理奧賽銀牌得主的身份被人記住。 

 在眾人的期待中,李奇維繼續說道: 

 “物理學從誕生以來,經歷過兩次大的統一。” 

 “第一次是由牛頓完成的。” 

 “他將地球吸引蘋果下落的力,和太陽吸引地球旋轉的力,統一在了一起。” 

 “至此,人類洞悉了萬有引力的存在。” 

 “第二次是由麥克斯韋完成的。” 

 “在牛頓之後,物理學家們首先發現了電,接著又發現了磁。”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物理現象,卻有著深刻的聯繫。” 

 “法拉第、安培、伏特、歐姆、庫倫、奧斯特、楞次......” 

 “電磁學領域誕生了許多的頂尖物理學家。” 

 “但是最終卻由麥克斯韋把電、磁、光三者統一。” 

 “電磁力也成為了19世紀物理研究的主流。” 

 “這是一種與萬有引力截然不同的力。” 

 “這兩種力也是目前物理學界公認的基本作用力。” 

 “從本質上說,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是由這兩種力支配的。” 

 “所以,愛因斯坦教授才雄心勃勃地提出了統一場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