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37章 萬眾矚目!震撼演講!“今天,我想講點接地氣的科學!”

 1920年4月20日。 

 美國,紐約港。 

 此刻,偌大的港口周圍,彩旗飄舞,人聲鼎沸。 

 不少剛剛從世界各地來此下船的人,都滿臉疑惑。 

 “這是哪位大佬要到美國了?” 

 “這麼大的陣仗!” 

 很快,他們抬頭就看到震撼的一幕。 

 不遠處,十幾個精壯的華裔男子,器宇軒昂,統一服裝,站成一排。 

 在他們的後方,更是整齊而肅穆地站著近百位同樣打扮的人。 

 如果是見多識廣的人,一眼就會發現,這些人全都是洪門弟子。 

 這些是司徒大佬安排的。 

 要不是怕太高調,而且李奇維也不同意。 

 他甚至想讓整個紐約的洪門弟子全都過來迎接。 

 因為洪門大佬李奇維值得這樣的禮遇。 

 他一個人就抬高了整個洪門的名聲。 

 領頭的十幾人,每人的手中都撐著一根竹竿,上方組合成一副巨大的橫幅,高高掛起。 

 華文英文兩種字體分別寫著: 

 “熱烈歡迎李奇維教授訪問美國!” 

 “熱烈歡迎布魯斯·李教授訪問美國!”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來是舉世聞名的布魯斯教授要來了! 

 難怪如此興師動眾。 

 橫幅前方碼頭處,站著前來迎接的眾人。 

 他們大概分為兩個陣營。 

 其中一片是以布魯斯集團三巨頭:司徒大佬、盛景然、特斯拉為首。 

 他們的身後站著的都是洪門小弟、布魯斯集團的核心高層。 

 比如劉良忠、張茂東等等。 

 此外,還有很多在紐約的華夏留學生也跟著一起。 

 這些學生的臉上充滿了興奮。 

 因為馬上就能見到華夏的李奇維教授了,那是他們內心最大的驕傲。 

 另外一處,則是以密立根、海耳為代表的美國科學界人士。 

 布魯斯教授此次訪美,最激動和最期待的,無疑是美國的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 

 所以這兩位大佬才會被推為代表前來迎接。 

 康普頓、吳有訓、哈勃等人都在這個區域。 

 雙方的大佬們互相點頭微笑致意。 

 他們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交情,但是卻因為李奇維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淡淡的鹹溼海風吹過,讓眾人神清氣爽。 

 司徒大佬滿面紅光,大聲笑著說道: 

 “去年我曾回了國內一趟。” 

 “好傢伙,奇維在國內的名氣也太大了。” 

 “我感覺總統都沒有他出名。” 

 盛景然感慨道: 

 “董事長他已經完全超越科學家這個身份了。” 

 “現在的他,就是一種象徵,一種信仰。” 

 一旁的劉良忠、張茂東等人皆點頭稱是。 

 他們二人一個是安良總堂的二號人物,一個是布魯斯集團的副總經理。 

 但是在這裡,依然只有當小弟的份。 

 特斯拉聽不懂司徒大佬和盛景然等人的中文,但是他的老臉上卻充滿笑容。 

 今年已經64歲的他,依然奮鬥在公司的第一線,恪盡職守。 

 因為他不想辜負李奇維對他的恩情。 

 李奇維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不再荒廢餘生。 

 在布魯斯集團,所有員工都知道Cto是個技術狂。 

 每個找他彙報項目的經理,十分鐘內說不清技術優勢在哪裡,就可以pass了。 

 因為特斯拉認為只有技術才是高科技公司的靈魂,而不是宣傳。 

 “遙遙領先”不是靠嘴巴喊的。 

 而是靠無數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心血。 

 正是因為有這種理念,布魯斯集團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巨頭。 

 雖然這會丟失部分短期利益,甚至特斯拉的臭脾氣也讓他受到了不少的投訴。 

 但是在李奇維的力挺之下,這些質疑立馬就煙消雲散了。 

 開玩笑,眾人很清楚: 

 “大老闆那可是比Cto還要重視技術,誰敢去對著幹。” 

 另外一邊,密立根正和海耳相談甚歡。 

 密立根接過了邁克爾遜教授的大棒,成為美國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 

 他是現任美國物理學會的會長,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在他的帶領下,美國物理學突飛猛進地發展。 

 更是出現了康普頓這樣的天才,和吳有訓一起發表震撼級的學術成果。 

 密立根除了培養年輕人,他自己也從未停止過一線的研究工作。 

 油滴實驗和光電效應實驗,是他平生最得意的兩大成果。 

 但是他沒有固步自封,反而突破自己,開闢新的研究領域。 

 真實歷史上,密立根有段時期,曾把雲室置於強磁場中,用於研究宇宙射線。 

 他當時有一個學生叫安德森。 

 安德森在密立根的指導下,於1932

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了正電子(反物質)的存在。 

 並因此獲得1936年的物理諾獎。 

 由此可見,天文學和物理學之間的聯繫多麼緊密。 

 神秘而浩瀚的星空,一直在啟迪著人類。 

 此刻,海耳笑著打趣道: 

 “密立根教授,你們物理學家怎麼老搶我們天文學家的飯碗啊。” 

 “布魯斯教授研究的是恆星問題,你研究的是宇宙射線。” 

 “這些可都是天文學領域的熱門方向。” 

 密立根聞言會心一笑。 

 “我是跟著布魯斯教授學的。” 

 “天文學和物理學本來就是相互影響很深的學科。” 

 “或許換個方向,能找到一些靈感。” 

 “對了,海耳教授。” 

 “我聽說布魯斯準備要發表他的天文學論文了?” 

 海耳興奮道: 

 “是英國那邊傳來的消息。” 

 “現在我們整個天文學界都在期待布魯斯教授的到來。” 

 “希望他能像之前在德國演講那樣,震動天文學界。” 

 密立根望向遠方的海面,心情激盪。 

 那場演講,讓眾人再次感受到布魯斯教授當世第一人的實力。 

 一己之力,奠定了現代化學的根基。 

 甚至已經有人尊稱他為“現代化學之父”。 

 當真是恐怖如斯! 

 而現在,對方又即將邁入天文學領域。 

 “只是,這跨度會不會有點太大了。” 

 密立根自己最近也算是研究天文學了。 

 他深知這其中的難度。 

 如果說僅僅是為了靈感,隨便研究玩玩,那沒什麼問題。 

 觀察幾個星星的性質,說不定都夠發表一篇論文了。 

 但若是想做出,類似改變化學那種級別的天文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