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16章 天體與原子!宏觀與微觀!物理一法通萬法!(第2頁)

 因為鐵聚變是一個特殊的過程,當兩個鐵原子核發生聚變時,不再是放出能量,反而是吸收能量。 

 這就導致核聚變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無法繼續維持。 

 因此,鐵的形成就標誌著恆星已經瀕死。 

 在這個階段,恆星內部因為引力而繼續坍縮,但外層物質卻不斷膨脹,並噴射各種物質。 

 恆星的體積不斷變大,最終形成紅巨星。 

 此時,如果恆星原本的質量特別大(幾十到幾百倍太陽質量),超過了某個界限,那麼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這是宇宙中最為可怕的天體現象之一

。 

 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光度,足以和整個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恆星的光度總和相當。 

 一瞬間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100億年內釋放的能量總和。 

 那是恆星在死亡前發出的不甘怒吼,極盡昇華,橫掃一切。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災”,沒有任何手段能夠阻擋。 

 一位壽元無多的老恆星,攜著帝超新星而來,就問你怕不怕。 

 最後,恆星所在只有殘留的少數塵埃,在宇宙風的吹拂下,永久消散於天地間。 

 當然,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質量都較小(幾到幾十倍太陽質量),並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它們會走向另外一種結局。 

 這就是恆星演化的第四個階段:末期演化階段。 

 在這個階段,恆星一般會變成三種類型的天體。 

 分別是: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第四階段的恆星雖然無法再發生核聚變,避免引力坍縮。 

 但是其組成原子並不是那麼好壓縮的。 

 因為原子內部有電子,而電子由於泡利不相容原理,很難被壓縮。 

 這種抵抗力叫做電子簡併壓力。 

 所以,當恆星自身的引力和電子簡併壓力平衡時,就形成了白矮星。 

 但是白矮星存在質量上限。 

 當它的質量超過1.44倍太陽質量時,其產生的引力就會大於電子簡併壓力。 

 這時候,原子被壓碎,電子就會和質子被壓在一起,形成中子。 

 中子之間同樣存在中子簡併壓力,使得中子無法被輕易壓縮。 

 當引力和中子簡併壓力平衡時,就形成了所謂的中子星。 

 中子星是人類目前發現,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天體。 

 一顆直徑十公里的中子星,其質量就能與太陽質量相當。 

 每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質量可達十億噸,簡直恐怖如斯。 

 然而,演化還沒有結束。 

 中子星同樣存在質量上限。 

 當中子星質量超過2-3倍太陽質量後,其產生的引力將碾碎一切。 

 這時,恆星就會變成宇宙中天體的終極存在:黑洞。 

 至於黑洞還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演化,目前的天文學界就不知道了。 

 以上,就是恆星演化過程中的四個階段。 

 具體的過程非常複雜,而且還存在很多特殊情況,但是核心是不變的。 

 可以看出,恆星演化與原子結構的研究進展息息相關。 

 當物理學家沒有發現質子、中子時,也就不可能理解恆星的內部構造。 

 宏觀與微觀,最偉大的天體與最渺小的原子,通過物理,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真實歷史上,盧瑟福提出元素蛻變假說,並於1919年發現質子,原子核的秘密初步顯現。 

 核聚變和核裂變的思想開始萌芽。 

 1920年,愛丁頓首次提出恆星由核聚變提供能源,但沒有給出證明。 

 直到1929年,物理學家才從理論上計算了氫在高溫下聚變成氦的可能性。 

 1931年,拉曼的侄子,錢德拉塞卡,基於狹義相對論,提出了白矮星的質量上限,這個極限被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 

 1932年,查德威克在盧瑟福的指導下,發現中子。 

 緊接著,1936年,奧本海默提出了中子星的質量上限,這個極限被稱為“奧本海默極限”。 

 李奇維之前曾有過一個想法。 

 那就是引導別人研究核聚變,而他自己則帶著華夏研究核裂變。 

 這是非常有可能性的,因為核聚變在天文學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於核聚變的研究,要比核裂變提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