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國內來人!李奇維的影響力!“有任何問題,找我!”(第3頁)
“但是國內的情況,教授你也知道,根本沒有任何人在意這種計劃。”
“就算在意了,也拿不出錢。”
“但是我依然沒有放棄,繼續做著建臺的準備。”
“等到將來時機成熟,這些資料都是現成的,很快就能開始建設。”
高魯一口氣說了很多。
這些東西積攢在他心底太久了。
今天終於可以在李奇維面前傾訴了。
也只有李奇維,才能理解他心中的苦悶。
這就是現在的華夏,可以說舉步維艱。
縱然李奇維在物理領域一騎絕塵,領先世界。
但他也不能讓華夏在其它領域都一步登天。
在科學領域,尤其是基礎科學領域,從來沒有所謂的彎道超車。
該有的底蘊沒有積累,那麼將來就會後患無窮。
為什麼李奇維的前世,動不動就被卡脖子,那就是因為基礎領域的差距。
比如各種先進材料。
人家用了幾十年,做了幾百萬次實驗,才找到了最合適的配方。
怎麼可能輕易地分享出來。
你要想自主生產,這些時間和次數一個也不能少。
也得按照人家的方法,一點一滴去試。
最多是因為科技發展,可以優化步驟,節省一點時間。
這是科學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李奇維在物理學領域一往無前,不斷超越極限。
但是他也需要一個堅強的後盾,為他落實科學帶來的好處。
這是相輔相成的。
“高博、福元、炳然,你們為了華夏的天文事業辛苦了。”
“我可以向你們保證,你們的汗水不會白費。”
“我會用我的關係,去促成此事。”
高魯聞言,甚至直接站了起來。
“李教授,我代表全體天文從業人員感謝您!”
但是李奇維緊接著說道:
“但是我建議你們放棄首都,去南京建設天文臺。”
譁!
李奇維的話讓高魯三人一驚。
他們當然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但是從李教授嘴裡說出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教授,你...難道也支持...”
李奇維揮手打斷。
“我對政治沒有任何傾向。”
“只是覺得南京的紫金山很不錯,很適合建設大型天文臺。”
“你們可以去考察考察。”
高魯聽後點了點頭。
紫金山他也去過,那裡確實很適合。
最後,李奇維給三人打氣道:
“你們不要妄自菲薄。”
“華夏人不比任何人差。”
“吳有訓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能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成就,你們在天文學領域也可以。”
談到吳有訓,常福元和蔣炳然呼吸急促,滿臉羨慕。
對方只比他們小几歲,但現在已經是華夏的傳奇了。
他沒有依靠李奇維教授,憑藉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世界性的學術成果。
讓全世界再一次對華夏刮目相看。
高魯三人來歐洲前,華夏科學社早已大肆宣揚了吳有訓的事蹟。
如此年紀,做出這樣的成就,簡直就是第二個李奇維教授再世。
吳有訓的事蹟足以說明,華夏在科學領域,潛力無限。
“高博,你要注重年輕學者的培養。”
“他們才是華夏天文學步入現代化的關鍵。”
高魯深表贊同。
“李教授,你放心吧。”
“我已經通過教育部,觀察了幾個好苗子。”
“他們在國外學習的都是天文學。”
“等他們畢業回國後,我就讓他們參與到天文臺建設中來。”
“一邊建設,一邊學習。”
李奇維滿意地點點頭。
管中窺豹,從天文學就可以看出華夏其它領域的發展。
雖然艱難,但每個人都充滿了信心,可以排除一切困難。
而李奇維的作用,就是在幕後,為他們保駕護航,參與到國際科學界的氛圍中來。
只有多多交流,才能更快地成長。
李奇維起身笑道:
“走吧,成立大會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