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412章 論文發表!光的波粒二象性被證明!物理學界轟動!(第3頁)

 “而我就是大地上的一棵樹,我只要保證我所在的區域能夠水土豐沃就可以。” 

 “我靠我自己證明了,華夏本土也可以產生科學家,這就足夠了。” 

 “再往後,我就要像校長一樣,保持研究的同時,注意培養後輩。” 

 “文明之火,生生不息。” 

 這一刻,吳有訓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校長,我終於明白您的苦心了。” 

 “要是當初我請求成為您的博士生,您恐怕一定會失望吧。” 

 “您想要的是一個自力更生的華夏,而不是一個只能依附別人的華夏。” 

 李奇維努力了十九年,他的心血在吳有訓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吳有訓不再是真實歷史上,那個在論文上只出現一

個名字的華夏人。 

 他不再是康普頓的學生,在國際物理學領域可有可無的存在。 

 而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證明者,華夏著名國際物理學家吳有訓。 

 ----------------- 

 1919年7月20日。 

 《自然》封面發表了吳有訓和康普頓的論文。 

 題目是《x射線受元素散射的量子理論》。 

 在論文中,二人首先闡述了他們發現的一種全新現象。 

 即x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後,散射後的x射線的波長會變長。 

 使用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能夠完美解釋這個現象。 

 論文一經發出,瞬間轟動了整個物理學界。 

 “哦,上帝啊!光的波粒二象性竟然真的被實驗證明了。” 

 “幾百年的爭論終於可以結束了。” 

 “牛頓沒錯,光確實是微粒。” 

 “托馬斯·楊也沒錯,光也是波動。” 

 “光具有二元性,它既是波動也是粒子,是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存在。” 

 然而,最讓人驚訝的還是論文的作者。 

 “康普頓說實驗的方案設計,幾乎都是華夏的吳有訓一己之力完成的。” 

 “當初可是有很多人不看好他們啊。” 

 “這就是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的實力嗎?真是恐怖如斯。” 

 “這個成果應該可以獲得諾獎了吧。” 

 “應該沒有問題,畢竟這可是一個全新的發現。” 

 很快,物理學界就把這種現象命名為“吳-康普頓效應”。 

 以此表彰他們對這個效應的貢獻。 

 吳有訓的名字也再一次響徹物理學界,激勵了無數的學生。 

 劍橋大學,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 

 威爾遜看著手中的論文,神色激動。 

 沒有人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苦盡甘來! 

 吳有訓和康普頓在實驗中用到的雲室,是威爾遜這輩子的最得意之作。 

 這個設備自從被他發明以來,很少產出重要的成果。 

 大多數物理學家都是把它當成一個輔助設備。 

 然而在吳有訓的實驗中,威爾遜雲室成為了關鍵。 

 可以說,沒有云室的顯影,吳有訓二人就不可能測量出角度。 

 在威爾遜看來,這個成果毫無疑問是諾獎級別的。 

 那麼作為雲室的發明者,他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視。 

 威爾遜微微一笑。 

 “布魯斯,我終於也快要有一個諾獎了。” 

 其實到了現在這個年齡,威爾遜已經對諾獎沒有那麼執著了。 

 他更在乎的是物理史上會不會有他的名字。 

 而現在,他可以確認了。 

 如果物理學史有光學這一篇,那麼一定會這樣記載: 

 “物理學家對於光的準確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 

 從古希臘的先賢,到中世紀的啟蒙科學家。 

 人類一直在以樸素的觀點認識光。 

 直到物理學正式建立。 

 牛頓、胡克、惠更斯、托馬斯·楊等一批物理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是粒子,有人認為是波動。 

 後來,布魯斯教授橫空出世。 

 提出震驚世人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但是,沒有任何人贊同他的觀點,哪怕當時他已經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了。 

 接著,兩個年輕學者,吳有訓和康普頓,發現了吳-康普頓效應。 

 完美證明了布魯斯教授的觀點。 

 而他們在實驗室中用到的關鍵儀器雲室,則是威爾遜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