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李奇維再獲諾獎!聖人之名傳天下!
華夏科學社的大會結束後,李奇維在上海停留了半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他與國內的各界人士相互交流,探討民族未來和國家崛起。
同時,一場新文化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李奇維的熟人,周豫才、李樂亭等人全都加入其中。
這場反傳統、反文言的運動,在國內文學藝術界掀起了巨大波瀾。
在李奇維的指示下,華夏科學社也公開發文,宣稱堅定支持新文化運動。
改用白話文,更有利於科學技術在國內的傳播。
華夏科學社頓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一刻,人們才發現,這個不聲不響成立的科學組織,其社長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奇維教授。
所有人都對科學社充滿了好奇。
一文學一科學,兩大領域的同時爆發,預示著華夏的巨大變革。
李奇維在與任鴻雋等人商議後,決定開放華夏科學社的榮譽社員體系。
即,凡是非科學領域的社會名流,都有機會收到華夏科學社的邀請,成為榮譽社員。
榮譽社員並不需要參與科學社的具體工作,但是他們要發揮各自的影響力,為社團擴張社會網絡和資源。
如此,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很快,就有幾位大佬加入其中,為科學社增添了新的活力。
看到華夏科學社穩紮穩打,走上正軌後,李奇維也終於放心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他就可以交給任鴻雋等人了。
1915年10月23日,李奇維坐上了南下廣州的輪船。
他要在返回婆羅洲之前,去廣州的家鄉看一眼。
而且第一屆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華夏代表團,就在廣東大學進修。
李奇維雖然秉公執法,保持中立,但不代表他不可以去看望和鼓勵這些學生。
輪船在走到一半靠岸補給時,李奇維在報紙上看到了今年諾獎的最新消息。
歐洲的戰爭雖然給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偏居一隅的瑞典保持了嚴格的中立。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仍然延續一年一度的諾獎評選。
李奇維翻看報紙上的信息,這是科學社旗下的科普類報紙。
如今在華夏沿海一帶的大城市,幾乎都有銷售。
當然從銷量上看,和《申報》這種大報紙還是沒法比的。
沒辦法,科普類報紙上總不能連載小說和段子吧。
所以,目前科學社的報紙,主要的受眾還是精英和進步人士。
今天是最新一期,上面詳細記載了本次諾獎的最新消息。
本來李奇維是沒準備細看的,反正和記憶中應該差別不大。
但是,當他看完後,臉上的表情極度震撼。
“我竟然獲獎了?”
只見頭條上,消息如下:
1915年物理諾獎:亨利·布拉格、勞倫斯·布拉格(布拉格父子)。
獲獎理由是: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1915年化學諾獎:維爾施泰特。
獲獎理由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5年文學諾獎:羅曼·羅蘭。
獲獎理由是: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以上是真實歷史中的獲獎情況。
然而此刻,今年原本空缺,沒有頒發的和平獎,卻赫然在列。
1915年諾貝爾和平獎:布魯斯·李!
獲獎理由是:在戰爭期間的大量人道主義工作。
譁!
這一刻,饒是以李奇維的心態,也不淡定了。
沒想到自己之前的行為,竟然打動了諾獎委員會。
他之前可是從來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到了他這個層次,所謂的諾獎已經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了。
哪怕再得好幾個,那也只是增強他的傳奇色彩。
普通人會覺得非常牛逼。
但是在科學領域,大佬們只會感嘆:諾獎是在蹭布魯斯教授的光。
當然,獲得諾獎總歸是一件好事。
不過,李奇維忽然想到,他怎麼沒有提前接到瑞典方面的通知啊。
按照以往的慣例,獲獎者才是第一個知道獲獎信息的。
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本人還得從報紙上才得知自己獲獎了。
看來戰爭確實對諾獎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