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第二次出手!巴爾末公式!玻爾頓悟!(第3頁)
後來,物理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元素都有各自的光譜。
當然,雖然大家不清楚機理,但這不妨礙物理學家使用光譜去解決問題,比如基爾霍夫等人。
但不管怎麼說,光譜的機理始終沒有解決。
儘管受限於時代,但物理學家們還是努力做出了嘗試。
比如,研究氫元素四條光譜線波長之間的關係,能不能用數學公式去表示,找到其中的規律。
傳奇的是,這項工作並不是由物理學家完成的,而是被一個瑞典的中學數學老師解決了。
他的名字就叫做巴爾末。
巴爾末作為數學老師,每天上完課後就覺得非常無聊,那時候也沒什麼娛樂活動。
他的愛好就是研究數學,但過於高深的數學,憑藉他的智商又看不懂。
所以巴爾末很苦惱,他想找點難度不高但有趣的數學問題進行研究。
正好這時,他的一位朋友建議他,可以嘗試算下氫元素光譜線波長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410、434、486、656,這四個數字之間的關係。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後世的找規律遊戲?
巴爾末瞬間來了興趣,覺得這個可以搞,還能跟物理沾上邊。
沒想到這一試,還真被他找出了一個數學公式。
λ=Bx(m2\/(m2-n2))。
其中λ表示波長,B是經驗常數,約等於364納米,m和n是正整數。
巴爾末發現,當n=2時,m分別取3、4、5、6,代入公式後,計算的結果正好是656、486、434、410。
他的天賦簡直無敵,硬生生給湊出來了。
巴爾末反正無聊,於是他又多想一步,要是n取其他的值會怎麼樣。
比如,n=3時,m再取4、5、6、7,那計算出來的結果代表什麼意思呢?
可惜,巴爾末不是物理學家,他沒有深究裡面的物理本質,而是直接就把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了。
後來,物理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公式實在太厲害了。
巴爾末計算的n=3時的波長,其實是氫元素在紅外區域的光譜線(所謂紅外區域,就是指波長超過750納米的光形成的範圍)。
它在1908年被德國物理學家帕邢發現,命名為帕邢系。
而原始的氫元素四條發射譜線則被稱為巴爾末系。
這時,普朗克的聲音打斷了李奇維的思緒,“雖然巴爾末公式成功預言了氫元素的發射光譜。”
“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人知道它背後的物理意義。”
轟!
普朗克的話剛說完,玻爾只覺得天崩地裂。
巴爾末公式中的m和n,不正是玻爾模型中的軌道量子數嗎。
m和n只能是正整數,不就對應軌道量子數的1、2、3......
“上帝啊,這也太神奇了。”
此刻,玻爾已經完全沉浸在巴爾末公式之中。
他已經想到如何完美詮釋這個公式的物理意義了。
普朗克看到玻爾的樣子,也是一驚。
這個孩子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聰明,看來對方這是有答案了?
這也太誇張了吧。
自己根本還摸不著頭腦呢。
他不由得又看向了李奇維,果然不愧是他帶出來的學生,這份天賦簡直一模一樣。
看玻爾那個急不可耐的勁頭,普朗克就知道不能繼續留他在這裡了。
於是,他笑著說道:“好了玻爾,既然你已經有了想法,那就趕緊和你的導師一塊回去吧。”
“趕緊把論文發出來,我還等著看呢。”
玻爾這才從自己的世界中清醒過來,然後就是發自肺腑地感謝。
“真是太謝謝您了,普朗克教授。”
“你的建議對我實在太重要了。”
普朗克無所謂地說道:“看著你們年輕一輩能不斷取得突破,我就很開心滿足了。”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
很快,李奇維就準備帶著玻爾拜別普朗克。
玻爾一直在想巴爾末公式,自顧地往前走,渾然沒有覺察到李奇維被普朗克拉住了。
只見他小聲地問道:“布魯斯,你老實地跟我說,你不知道巴爾末公式嗎?”
“你怎麼沒有告訴玻爾?”
李奇維尷尬地一笑,摸了摸鼻子,笑著說道:“額,我主要想來看看老師你。”
普朗克聞言一怔,李奇維擊中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這種東方式的細膩情感,讓德國人普朗克有點招架不住。
他的眼睛瞬間紅了,鼻子微酸,一生有此學生,夫復何求。
雖然李奇維從來沒有聽過他的一節課,但是兩人就好像冥冥中認識一樣。
普朗克腦海裡又回憶起劍橋大學拱橋上的那個下午。
波光粼粼,微風習習,一切剛剛好。
“你呀,這不是折騰玻爾嘛,來回跑這麼遠。”
李奇維笑著道:“年輕人多跑跑沒壞處。”
兩人開懷大笑。
走在前面的玻爾這才發現,布魯斯導師竟然還在後面。
而且他和普朗克教授忽然大笑一聲。
玻爾心中美滋滋的,心想他們倆一定是在為自己而高興吧。
畢竟,他馬上就能證明玻爾模型的正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