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205章 國王學院竟然還有高手?(第2頁)

 所以,支持x射線粒子說的亨利·布拉格教授站了出來。 

 他不僅用粒子說解釋了散射,還假設x射線粒子具有旋轉性,這樣就能解釋偏振現象了。 

 於是,雙方各執一詞,在1907年-1908年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辯論的主戰場,就是《自然》雜誌。 

 雙方你來我往,隔一段時間就發表論文,證明各自的觀點。 

 巴克拉堅持x射線的波動性。 

 而亨利·布拉格堅持認為,x射線是由電子和正電荷組成中性電偶極。 

 兩人各抒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他們的理論都有各自的實驗事實支撐。 

 這種爭論雖然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給科學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實歷史上,勞厄受到巴克拉關於x射線偏振和波動觀點的影響,在1912年發表了x射線的晶體衍射現象。 

 勞厄發現x射線在經過某種特殊的晶體物質時,會產生衍射花紋。 

 這個實驗結果有力證明了x射線是一種波動,從而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關於x射線本質的爭論。 

 為此,勞厄獲得1914年的物理諾獎。 

 接下來,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兒子勞倫斯·布拉格,這父子倆對x射線的晶體衍射現象,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晶體衍射理論,建立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理)。 

 從此開闢了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的新領域。 

 這項技術也為後面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個故事也很精彩,和倫敦國王學院有密切關係。) 

 布拉格這個名字也成了結晶學的同義詞。 

 因此,布拉格父子獲得了1915年的物理諾獎。 

 和勞厄的獲獎時間只有一年之差,可見這個研究的重要性。 

 而巴克拉的工作也得到了承認,沒有他前期的積累,就沒有後來勞厄的晶體衍射。 

 所以,他憑藉對x射線散射和偏振的研究,獲得了1917年的物理諾獎。 

 再後來,瑞典物理學家西格巴恩,因為發現了x射線的特徵光譜,從而獲得1924年的物理諾獎。 

 以上就是20世紀前30年,和x射線有關的5個物理諾獎的來龍去脈。 

 從任何角度來看,巴克拉對於x射線的貢獻都不可磨滅。 

 當然,現在的對方,只是倫敦國王學院物理系的一個普通教授。 

 雖然和亨利·布拉格教授的爭論,讓他名聲大噪。 

 但遠遠比不上李奇維、普朗克、湯姆遜等人。 

 就算是獲得了諾獎,按照李奇維在115章的等級劃分,巴克拉也只能算普通物理學家這一級別。 

 和李奇維還差的老遠呢。 

 李奇維要不是見到真人,聽到名字,還真不知道對方也在國王學院。 

 畢竟,這個工作雖然很牛逼,也是諾獎級的,但是和相對論、量子力學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所以,他也沒有過多關注。 

 不知不覺,咱老李已經如此牛皮了,連諾獎也不放在眼裡了。 

 但他肯定不會蠢的表現出來。 

 “巴克拉教授,我之前雖然在國內,但也一直關注歐洲物理學界的發展。” 

 “你的工作非常精彩,真心而言,我個人也認為x射線是一種波。” 

 巴克拉聽後瞬間大驚,“真的嗎?布魯斯教授。” 

 “你也是支持x射線波動說?” 

 李奇維聳聳肩,“我當初已經在某個會議上,公開發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