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教育,孩子,國家,一切都在新生
解決了教育經費問題後,李奇維便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其它方面。
第一是留學生問題。
這個時代,清朝官方最喜歡的留學國家是櫻花國。
根據統計,189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櫻學生,只有13人。
到了1904年,人數直接暴增到2000多人。
而截至目前,因為人數太多,已經沒有精確數字了,但總量絕對超過了1萬人。
當然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自費。
不出意外,那個改變未來國內歷史幾十年的組織,再過幾個月應該就要成立了。
而它的主要成員就是清朝留日學生。
但李奇維需要的是科學人才,櫻花國此時跟科學基本不沾邊。
所以,他選擇的是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等。
要知道,他在英國劍橋大學還設有華夏留學生助學基金,要是不派留學生過去,那豈不是虧大了。
憑藉他在歐洲的影響力,派遣留學生過去學習,一定會受到所有學校的歡迎。
而且西方國家包括櫻花國都非常歡迎清朝這樣做。
因為他們自信,這些留學生會受到本國的影響,等回國掌權後,就會在政策上更偏向留學國。
畢竟,這個時代,能去留學的,肯定不是底層,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中高層。
這也導致,國內未來幾十年,和櫻花國有很多扯不清的關係。
而如今,當英法德等國政府收到李奇維的請求後,頓時高度關注此事,並表示熱烈歡迎。
李奇維當即上奏朝廷,陳述利弊,獲得了慈禧、光緒等滿清掌權者的贊同。
朝廷下令,由各省支付留學生所需費用。
李奇維還規定,所有歐洲官費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必須在國內大學當任5年講師方可自由。
自費學生不受此約束。
非常時期,李奇維當然不能放過任何資源。
這些人必須要為國內出力,不然留學還有什麼意義,不可能就單純讓你提高個人能力。
於是,李奇維從廣東省內,選拔了一批學生,分別送往了劍橋大學、巴黎大學、柏林大學等。
這些人雖然不是自己星火計劃的一環,但是對於國內的發展依然至關重要。
第二是建立健全科學獎勵制度。
這裡的獎勵不是指教授等職稱評選,而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成果進行專業評估。
這個時代,別說國內,就連歐洲也沒有這種國家級的獎勵制度。
所以當諾貝爾獎出來後,才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對於科學家來說,獎勵的榮譽遠遠高於獎勵的物質本身。
而且,有了獎勵,才能激發競爭意識,提高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李奇維提出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和省級科學技術獎。
對於優秀個人和團隊,朝廷要給予充足的獎勵。
此舉幾乎得到了國內所有大學的一致贊同。
就連幾個學部大佬,也力挺李奇維。
他們不是關心獎勵,而是李奇維太能折騰了。
但是這種折騰對學部來說是好事,能管理的事情越多,代表這個部門的權力越大。
李奇維奏摺的種種建議,無一不是在拓展學部的權力邊界。
教育領域,果然大有可為。
此外,李奇維還號召社會,鼓勵私人成立科學獎項,就和西方的諾貝爾獎一樣。
得益於李奇維,如今國內哪怕是普通百姓,對諾貝爾獎也不陌生。
他羅列了很多好處,讓不少鉅富蠢蠢欲動。
為了騙...不...為了優化國內科研環境,李奇維也是煞費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