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183章 星火計劃第二批成員,科學之城的難點

 在李奇維的設想中,星火計劃的目標是加速國內的科學水平。 

 通過他未來的眼光和知識,讓華夏少走彎路,提前完成人才的積累和自我再生能力。 

 而方式就是以點帶面,星火燎原。 

 以物理學帶動其他自然科學,以李奇維師徒幾人擴散到整個華夏。 

 星火計劃的核心是何育傑、夏元瑮、徐啟泰三人。 

 他們三也是所謂的第一批元老。 

 這種排名和年齡無關,純粹是看誰先受到李奇維的指導。 

 本來他初步的規劃,是從國內選拔人才,然後將其送到英國進修。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回國後才發現,國內此時的科學底蘊,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差。 

 所以,他重新決定,以黃埔理工大學為核心,推進星火計劃。 

 他會從1904年-1908年畢業的第一批本科生中,選擇優秀者,作為星火計劃的第二批成員。 

 而且四年內,他不會像後世大學一樣,每年都招生一屆新的學生。 

 這在目前的國內有點不切實際。 

 李奇維還需要打磨自己的教育計劃,正好用這一屆學生當做實驗。 

 等他們都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後,就可以考慮每年招生了。 

 所以第一屆黃埔理工的學生會是非常獨特的一屆。 

 因為整個大學在四年內,將只有他們這一屆的學生,不會有學弟學妹,他們也成不了學長學姐。 

 少了好多樂趣啊。 

 接下來,再從1908年-1912年的畢業生中,選拔星火計劃的第三批成員。 

 這兩批成員會和何育傑等人一樣,被他填充到各個大學去教書。 

 又或者到時候他會再建幾所大學,內部消化。 

 他估摸著三批星火成員應該足夠了,剩下的就是優中選優,找到真正的科研人才,而不是教學人才。 

 李奇維並不準備在國內待到1912年,因為那時國內局勢太過複雜,不利於他的人身安全。 

 等回到歐洲後,他的最大目標是想辦法從英國手裡搞到一塊土地,作為科學之城的基地。 

 這是他所有計劃核心中的核心。 

 這個時代,歐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有海外殖民地。 

 但是論面積大小,英國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李奇維看中的幾個備選地方,都是英國的地盤。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繞不開英國人。 

 他也在思考,到底用什麼籌碼,才會讓英國同意賣一塊地給他。 

 而且建立科學之城的時間點也很重要。 

 第一個時間點是1914年之前,等到戰爭爆發,只要李奇維嚴守中立,應該問題不大。 

 當然他肯定也會想辦法擁有一支武裝力量。 

 第二個時間點則是在1918年之後,最好是在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