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181章 華夏物理學發展史,未來的科學世家

 後世研究者梳理華夏的物理學史時,都習慣從民國成立開始。 

 真實歷史上,1913年,京師大學開辦物理學專業,這是華夏物理學高等教育的開始。 

 在何育傑和夏元瑮的指導下,華夏本土培養的第一批物理學專業本科生於1916年畢業。 

 他們當中有後來成為了實驗物理學家的丁緒寶、孫國封。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主要注重知識的普及和科學思維的建立。 

 真正開展物理學研究則要從20世紀20年代後期開始。 

 當時國內本土的物理學有四條最主要的發展軌跡。 

 第一條是華清大學物理系。 

 在葉企孫和吳有訓的執掌下,利用庚子賠款作為經費,吸引了強大的師資和優秀的生源。 

 華清大學物理系為國內的物理學培養了一批細分學科創始人,如錢學森等。 

 僅在抗戰前畢業的9屆53名大學畢業生中,後來就出了9位華夏科學院院士,4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這是華夏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可惜再也不能復現了。 

 第二條是燕京大學物理系。 

 這所教會大學在美國傳教士司徒雷登當校長後,煥發出新的生機。 

 該校實行自由教學。 

 其中物理系的定位是培養物理教師。 

 1934年前,燕大畢業的學生全部做了教師。 

 這為後來華夏物理學的發展積累了深厚的基礎底蘊。 

 第三條是京師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簡稱京研物理所)。 

 1931年,嚴濟慈被聘請為京研物理所所長,在他的帶領下,研究所的知名度和研究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更是培養出了錢三強等十餘位物理學家。 

 第四條是京師大學。 

 京師大學雖然是華夏物理學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但是學校因為其特殊的地位,一直處於漩渦之中。 

 從而導致物理系主任頻繁更迭,影響了正常教學。 

 直到1933年,饒毓泰受聘加盟,任物理系主任,京大物理系才重新嶄露頭角。 

 但隨即抗戰爆發,京大的教學又被打斷,因此始終沒有畫出一條完整的物理學發展軌跡,甚為遺憾。 

 抗戰前六七年,事實上成為華夏物理學乃至華夏學術的“黃金時期”。 

 後來,華夏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先生曾痛心地說道: 

 “八餘年的抗戰,使萌芽的華夏物理學夭折,至戰後復員重拾起來,損失者非八年時間,而系發展的銳氣及持續性也。” 

 以上這四條路徑中涉及到的所有老師和學生,很多都有國外的留學經歷,美國最多。 

 有的人最後回來了,有的人最後沒有回來。 

 這就是華夏接下來四十多年的物理學發展情況。 

 但是如今李奇維是在1904年,這個時間點,華夏的物理學連開始都算不上,最多是萌芽時期。 

 何育傑和夏元瑮還是毛頭小子,變成自己的弟子了。 

 但是,依然有一個人對於華夏物理學,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就是現在站在李奇維面前的王季烈,點亮華夏物理學教育星星之火的重要人物之一。 

 對方雖然沒有真正從事過物理研究,也沒有任何物理成果。 

 但他依然是華夏近代著名的物理教育家,是華夏物理學發展史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真實歷史上,王季烈於1873年出生,今年31歲。 

 1894年,考中舉人。 

 1898年,他到上海江南製造局,參與譯著工作。 

 在此期間,他自學和鑽研西方近代物理學。 

 1900年,王季烈翻譯了櫻花國的物理學教科書,並將書名定為《物理學》。 

 是他將“物理”二字選為“physics”的國文名稱。 

 在此之前,“physics”的國文名稱一直是“格致”。 

 物理一詞,也並非王季烈生造的,漢語早已有之。 

 《周書·明帝紀》中記載:“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常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物理指的就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 

 在這本《物理學》中,內容涉及力學、聲學、熱學、磁學、電學等。 

 而且書中還提到了很多專業名詞,比如加速運動、減速運動、直線運動、物質、重力、向心力、絕緣體、蓄電池等。 

 這些物理學名詞一直沿用到後世。 

 該書由江南製造局在1901年出版,是我國第一套具有大學水平的物理教科書。 

 接著,王季烈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展物理學教學工作。 

 但是在李奇維沒有回來之前,王季烈的這些工作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就和徐啟泰的爺爺徐壽一樣。 

 導致何育傑在編寫他自己的《物理學》時,根本就不知道市面上還有這本書。 

 而李奇維也不知道,華夏物理學界還有這號人物。 

 要怪就怪此時大清的交流方式太簡陋原始了,連電報都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