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拜帝師,任管學副大臣,兼校長,新政教育改革加速(第2頁)
然而因為他支持百日維新,幫助光緒起草“定國是詔”,被慈禧勒令開缺回籍,革職編管,永不敘用。
如今翁同龢正在老家常熟養老,真實歷史上,明年就會去世。
可見,帝師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皇帝倒黴,你也得跟著倒黴。
二哥李仲星更是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為官好幾載,別說皇帝了,哪怕是總督都沒有見過。
而自己這個三弟,都已經是帝師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
“三弟,以後你可得提攜二哥我啊。”
“在皇上面前為我美言幾句。”
李奇維哭笑不得,“二哥,我跟你可是兩個系統,八竿子打不著。”
“除非你改班到教育衙門內,我能幫你操作操作。”
李仲星一聽,那還是算了,他對教育沒有興趣,就喜歡做行政管理。
他的夢想就是能當一省的布政使。
李奇維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二哥,你放心,將來也許你能當比布政使還厲害的官。”
李仲星一點不相信,“好,那我就借你吉言。”
接下來,李奇維正式開始屬於他的工作。
教育新政改革後,在李奇維的建議下,省一級成立了新的主管教育的部門:教育使司。
至於府、州、縣,則設立“勸學所”。
目前清朝還是以辦大學為主,而大學都是以各省的名義成立,因此地位崇高。
本來,李奇維提的是教育廳,但是朝廷沒有同意。
督辦政務處認為這個稱呼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不協調,故改為教育使司。
真實原因則是奕劻等旗人,看李奇維非常不爽,覺得這小子最近風頭太盛,想打壓他的氣焰。
本來大家都是慢吞吞地在搞新政。
你倒好,上來寫了那麼多字的奏摺,又是數據,又是邏輯的,搞得就你一個人是為朝廷著想的忠臣。
現在太后再訓斥他們辦事不力時,有了李奇維這個標杆,理由就更充足了,百官有口難辯。
在後世,李奇維就是典型的奮鬥逼。
所以,大佬們有的不喜他。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支持李奇維的。
有了教育使司後,原本的學政被取消,改稱教育使。
並且教育使不再是中央直接委派的差使,而是有了自己的直屬官,下設部門。
換句話說,教育使成為地方官了。
因為它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使不是布政使的下屬,兩者是平級的。
可見清朝對於教育改革的重視。
因為在李奇維的教育改革綱要裡,教育使需要承擔的任務實在太多了,一個人不可能忙得過來。
所以教育使必須有自己的手下和辦事機構。
官場本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現在有新的官職了,相當於競爭變小了,那些等候實缺的候補官員當然高興。
當李奇維來到廣東教育使司後,立刻就受到了于式枚的熱情歡迎。
如今的于式枚,乃是第一任廣東教育使,手下有人,上頭有撥款。
他真正體會到當官的感覺了。
“李大人,幾日不見,你竟然成為帝師了。”
“真是讓老朽汗顏啊。”
李奇維笑道:“學臺,這裡又沒有外人,你我二人可不要見外。”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就喊你一聲老哥,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