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少年玻爾,挑戰李奇維!
當李奇維聽到玻爾這個名字後,一瞬間,他竟然有點失神了。
大名鼎鼎的玻爾啊,未來量子力學的扛把子。
和愛因斯坦不分伯仲,相愛相殺,只要見面,必定展開一番辯論。
此刻的玻爾,還是一個清秀的少年,少了一份睿智,卻充滿青春的朝氣。
既然知道了這個少年是玻爾,李奇維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
於是,他笑著說道:“你好,玻爾。”
“我很好奇,你還不是大學生,怎麼能來到哥本哈根大學的?”
這時,玻爾的父親,克里斯丁教授站起來說道:“抱歉,布魯斯先生,是我帶我的兒子過來的。”
“這孩子非常喜歡物理,對你很崇拜,所以哀求我帶他見你一面。”
李奇維這才明白,原來他們二人是父子關係。
他只知道玻爾出生在哥本哈根,沒想到對方的父親還是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
後來他還知道,玻爾的母親是一個猶太人,出身於富裕的家庭。
所以玻爾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妥妥的富二代和學二代。
難怪後來能一路開掛,取得偉大的學術成就。
而且玻爾還是一個足球高手,從14歲就開始踢足球,並擔當守門員。
有一次比賽,他因為在自家球門柱上計算數學題,結果忘記了抵擋對手的進球,從而導致比賽失敗。
知情人士回憶稱,這也是他沒進入到國際賽事的原因之一。
事後,玻爾承認:做題比守門有意思。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從此告別了足壇,專心搞物理研究了。
如果讓後世的某國足球隊,和當時的玻爾踢一場。
那麼也許玻爾就能安心地算完自己的題目,然後發現自家已經贏了。
於是走上職業球員的道路,從此世界上少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真實歷史上,玻爾在1903進入哥本哈根大學,主修物理學。
1907年,發表一篇關於水的表面張力的論文,獲得學士學位。
1909年,獲得哥本哈根大學碩士學位。
1911年,憑藉金屬電子論的論文,獲得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
接下來,玻爾遠赴英國求學,師從盧瑟福,並在1913年擔任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教師。
1916年,回到哥本哈根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
1917年,當選為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
1920年,創建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並擔任所長,此後一直擔任四十年。
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7年,到過華夏講學,和眾多華夏學者有過深度的學術交流。
1939年,出任丹麥皇家科學院院長。
1944年,參與美國的曼哈頓計劃。
1945年,返回丹麥,直到1962年,因突發心臟病逝世。
去世前一天,他還在工作室的黑板上,畫了當年愛因斯坦那個光子盒的草圖。
相比愛因斯坦,玻爾和華夏的交集更多,對華夏的影響也更大。
1960年,他在英國皇家學會300週年的慶典上,遇到了華夏學者,曾告訴對方說:
“我的研究所裡,有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學者和學生,唯獨沒有華夏的。”
“我希望華夏能派學者來我的研究所。”
李奇維的腦海裡想著玻爾傳奇的一生,再看著現在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不由得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