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哥本哈根大學的講座與偶遇
1902年12月3日,李奇維帶著王路遙踏上了去往丹麥的旅程。
隨著羅福玉被調回國內,他和周圍人的安全不再受到威脅,於是這次就不讓李三跟著了。
就算遇到什麼問題,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也足以應付。
這次的路線和之前去瑞典參加諾獎頒獎典禮一樣,都是橫跨北海。
不過,路程卻比去斯德哥爾摩近了一半多。
倫敦距離哥本哈根的直線距離也就900多公里,坐最快的輪船隻要三天就能達到。
李奇維在丹麥辦完講座後,就會帶著王路遙按照逆時針的順序,依次前往德國、瑞士、法國、比利時、荷蘭。
最後再從荷蘭的鹿特丹回到倫敦,結束他在回華夏前的最後一次旅程。
12月7日,李奇維和王路遙終於達到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
丹麥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小國,目前的人口只有兩百多萬。
後世的華夏人,聽到丹麥,估計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徒生童話。
雖然和瑞典同屬於北歐五國,但是它的氣候更適宜人類的居住。
冬暖夏涼,降水豐富,全國氣候溫和平穩。
這個國家的歷史有點乏善可陳,在兩次波及世界的戰爭中,都保持中立。
然而該被揍還是被揍,一點沒耽誤被侵略的命運。
哥本哈根作為首都,是丹麥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最大的港口。
在後世,它被選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丹麥標誌性建築,美人魚雕像,在海邊靜靜沉思。
充滿童話氣質的古堡與皇宮比鄰,坐落在這個清新的城市中。
古老與神奇、藝術與現代完美交融。
丹麥最著名的大學,就是位於首都的哥本哈根大學。
大學建於1479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和英法德的諸多大學不同,哥本哈根大學在1877年就宣佈,錄取女性學生並頒發學位。
換句話說,這裡是有妹子的,只不過質量就堪憂了。
在後世,哥本哈根大學最著名的事蹟,就是玻爾與愛因斯坦的世紀之爭。
讓這所古老學府瀰漫著濃郁的學術自由氣息。
然而如今,玻爾還未入學呢,今年才17歲,李奇維也不知道這次有沒有機緣能巧遇到對方。
12月10日,李奇維帶著王路遙來到了哥本哈根大學。
帶頭迎接他們的是,哥本哈根大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系的物理學教授,奧斯特。
在奧斯特的身後,還有其他哥本哈根大學的幾位教授,以及很多學生。
以李奇維如今在物理學界的地位,他當然配得上這樣的禮遇和接待。
奧斯特上前一步,在握手的間隙打量著這個年輕人。
雖然他已經見過了李奇維,但如此近距離接觸還是第一次。
他受到的震撼一點不比上次在瑞典的時候輕,對方實在是太年輕了。
“布魯斯先生,歡迎你來到哥本哈根大學,令這裡蓬蓽生輝。”
“學校的師生們已經等不及聽你的講座了。”
李奇維上前和對方握手,打量著奧斯特,對方是一個典型的北歐男人。
“你好,奧斯特教授,非常榮幸能收到你和貴校的邀請。”
現在李奇維最怕和別人打招呼了。
人家都是某某教授、某某院士。
只有自己還沒有頭銜,總不能讓別人稱呼:你好,物理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