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聖堂 作品

第133章 只要你開口,給你一個管學副大臣(第2頁)

 中學堂(四年),與之平行的是中等實業學堂; 

 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三年),與之平行的是高等實業學堂; 

 大學堂(三年); 

 大學院(年限不定,類似於後世研究生院) 

 全學程總計共20年。 

 可以看出,張百熙擬定的這個學制,基本就和後世差不多了。 

 當然他也是參考了此時歐美各國的教育制度。 

 這個學制有幾個顯著特點。 

 第一,注重實業教育,裡面教授的內容,基本都是所謂的乾貨,很實用。 

 第二,保留有濃重的科舉痕跡。 

 因為清廷規定高等小學堂、中學堂、高等學堂、大學堂的畢業生,分別給以附生、貢生、舉人、進士的稱號。 

 所以名義上是溝通學校與科舉,實際上則是科舉影響著學校。 

 直到1905年9月2日,清朝正式廢除科舉,科舉取士才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的脫鉤。 

 目前這份《章程》還未實施,真實歷史上,它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行過。 

 可能就是做出來交差,給上面的人看的。 

 然而,如今李奇維來了,一切都將變得不同。 

 沒錯,光緒給自己所謂的密旨,其實就是提前許諾,給自己一個管學副大臣的職位。 

 只要自己回國後,願意輔助大清實行新政,則就讓自己參與教育改革。 

 這也是光緒仔細考慮後的結果。 

 新政中關於新軍、外交、官制等改革的實權油水部門,李奇維是想都不用想了,不可能輪得到他。 

 而且光緒認為李奇維本來就是科學家,因此搞教育改革最為合適。 

 光緒在密旨中對李奇維大肆誇獎,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並且光緒還提到,他召見英國公使時,對方曾當眾說李奇維在西方,是一個大學者級的人物。 

 這種人物,在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受到禮遇和重用。 

 因此,光緒認為李奇維就是他要找的人了。 

 這讓李奇維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 

 英國佬閒的沒事了?竟然在光緒耳邊吹風,這是準備把自己抬上高位啊。 

 李奇維心中跟明鏡似的,別看光緒頂著個大清皇帝的名頭,在國內,恐怕是所有官員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 

 幾年前的殺頭景象,如今依然歷歷在目。 

 沒有哪一個人敢和光緒走的太近。 

 現在慈禧同意變法新政,光緒覺得自己又行了,他的機會來了,於是顯得急不可待。 

 他的想法很美好,那就是儘量往新政中塞人,培養自己的勢力,為真正的親政積蓄力量。 

 但是,在國內,迫於慈禧的淫威,官員們幾乎都不會真心輔佐光緒。 

 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向了朝堂之外,想從民間尋找特殊的人才。 

 而李奇維就是他選中的可造之材之一。 

 年輕、背景乾淨、精通西方格物、而且還有巨大名氣。 

 這樣的人,讓光緒感覺非常放心,在朝堂上也不容易受到攻訐。 

 到時候他略施手段,動以真情,那李奇維還不納頭就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因此,當初他是笑著給張德彝密旨的,他被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李奇維理清了這裡面的利益關係後,渾身通透,輕輕一笑。 

 他才不管新政背後有多少大佬在博弈,在爭權奪利,充滿多少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