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申報》轉載,民間沸騰!(第2頁)
當天1000份的《申報》剛一上市,就被搶售一空。
此時的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已經幾十年了,是全國最繁華的城市。
在這裡,有形形色色的人,商人、士紳、讀書人、工人、手藝人、留洋歸來的人、外國人等等。
他們的特點就是經常能和洋人打交道,開化程度高,知道外面的情況,心中對大清早沒了歸屬感。
所以當李奇維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傳開後,頓時在民間引起風暴,成為無數人的談資!
酒樓、茶館、商鋪...凡是人員聚集之地,必然都在談論《申報》的轉載。
“這李奇維莫非是文曲星下凡不成,看報紙上的解釋,在洋人那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跟在我們這被封為大學士一樣,我的乖乖。”
“那不一樣,在洋人那裡獲獎,依然是老百姓,沒有官身,恐怕還比不上縣令老爺呢。”
“這物理有什麼好研究的,《永樂大典》裡早都記載了,我看西方的科學文化,都是抄襲我們華夏老祖宗的。”
“他還要回來開辦大學,大興教育,我得讓我家小子好好努力,爭取將來能去洋人的銀行工作。”
“老天爺啊,獎金竟然有6萬兩白銀,洋人的錢難道都是大風颳來的不成。”
“這李奇維真是給我們漢族人長臉啊,被洋鼻子欺負的那麼慘,這回可算揚眉吐氣一回了。”
“可惜了,這是在科學文化領域上的勝利,要是哪一天,能一炮把洋人給滅國了,那才威風。”
“哈哈,你這就胡扯了,怎麼會有威力那麼大的炸彈。”
隨著報紙的宣發,和百姓們的自發口口相傳,李奇維的大名無人不知。
雖然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李奇維具體的成就,只能形象地拿國內去類比。
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此刻華夏民眾自信心的提升。
不少百姓甚至樸素地認為,李奇維就是在文之一道上,鎮壓了西洋諸國。
和帶兵打仗的將軍攻破洋人國家的都城,是一個等級的,文武殊途同歸。
可見此刻的清朝人,被洋人欺負,憋屈成什麼樣。
任何能碾壓洋人的漢人,都是華夏的英雄好漢,都值得豎個大拇指。
什麼?你說為什麼滿清八族沒能出這樣的人才。
那不廢話嗎,那群酒囊飯袋的廢物只配捱打,見到洋鬼子跟見了親爹一樣,就知道息事寧人。
不少人老哥喝高了,說話也就沒有顧忌了。
因為這幾十年,滿清的表現實在太差,動不動就捱打,然後還要賠償別人。
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反正這裡是上海,洋人有租界在這裡,清政府對這裡的管轄幾近於無。
除了發洩悶氣的,那些有志於西學的年輕人,全都把李奇維當成了榜樣。
甚至連星火計劃的三人,都被他們當成羨慕的對象。
他們打聽到,李奇維接下來準備還要帶幾批人出去留學,因此非常期待。
開始提升自己的西學知識,希望將來能被選中,和對方一樣,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
這一刻,科學的種子,已經種下,只等待李奇維的澆灌和培養。
普通百姓只能看個熱鬧,但是在真正的華夏精英眼中,他們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上海南洋公學,始建於1896年末,由光緒帝御批,鐵路督辦大臣盛宣懷著手興建。
是華夏自己人最早創辦的大學之一。
現今的經濟特科班總教習,33歲的周子餘,正拿著報紙,聚精會神地看著,不時地發出驚呼。
“太厲害了,李奇維此人的物理造詣,恐怕已然是天人級別。”
“關鍵他才21歲,是如何想到,強國必先教育。”
“西方之強,強在尊重科學,尊重教育,尊重人性。”
“他的理念,他的理想,簡直與我不謀而合,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等他回國,我一定要上門拜訪,共同商討華夏百年教育之大計。”
“呵呵,他言語間的魅惑清廷之意,恐怕能看出來的人不多。”
“此子簡直是神仙下凡,天生聰慧,實乃我華夏之幸。”
周子餘都快要把李奇維誇上天去了。
因為他自己就是熱愛教育,併為之奮鬥的人,完全能理解李奇維的宏大理念,與之共情。
有了對方的加入和指導,甚至能為華夏節省十幾年的時間,簡直是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