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消息擴散,光緒震驚!
五天後,《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上,李奇維意氣風發,大手一揮的照片赫然在列。
上方則是大大的標題:清國青年,英國留學,開眼看世界,獲物理諾獎,立志報效祖國。
《泰晤士報》用整整一個版面,詳細介紹了李奇維的生平。
並重點描繪了他來到劍橋後,是如何受到知識和文明的薰陶,才脫離原生國家的愚昧。
在這過程中,英國的文化和教育氛圍,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總之,一通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李奇維從一個平平無奇的清國年輕人,經過劍橋大學的四年專業培養後,就能獲得物理領域的至高獎項。
這充分說明了英國作為工業文明的發源地,對於落後地區的教化作用。
英國作為世界中心的日不落帝國,其光輝照耀著全世界,布拉布拉。
報紙一經發出,立刻遭到哄搶。
《泰晤士報》只能開足馬力,擴大印刷,連續加印五次,但依然供不應求。
可見李奇維影響之火爆。
其餘的諾獎得主的光芒,完全被他遮蓋住。
一時間,李奇維的名字風頭無兩。
他的事蹟迅速以英國為中心,朝四面八方傳去。
清朝駐英國大使館內,羅福玉坐在椅子上,正閉眼聽翻譯人員翻譯最新的《泰晤士報》。
越聽他的臉色就越難看,尤其是李奇維關於華夏的言論,更是讓他憤怒無比。
他的手抓住扶把,因為過度用力而青筋暴起。
“該死,他還是我大清的子民嗎?”
“接受採訪,不僅不和我報備,竟然敢口出狂言,還想回去搞什麼科技教育。”
“做他的春秋大夢去吧!”
羅福玉擔心的不是李奇維要做什麼,而是他失去了掌控對方的權力。
等到報紙傳回國內,萬一慶親王甚至老佛爺來了興趣,看到李奇維的大言不慚,他們會怎麼想?
雖然李奇維言語中都是為大清考慮,看不出違逆之心。
但是卻半分沒有提到皇室的作用,滿清八旗的作用。
這會讓掌權者很不爽,然後就會責怪羅福玉。
你一個堂堂正三品的駐英大使,難道不會與對方提前溝通,勒令其謹慎發言嗎?
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可見是個酒囊飯袋。
羅福玉怕的就是被老佛爺厭惡。
任你工作能力再強,只要公司領導不喜歡你,都是白搭。
此時羅福玉,再也沒有之前的胸有成竹,波瀾不驚了。
他心中對於李奇維的恨意達到頂點!
就在羅福玉既咬牙切齒又心驚膽戰的時候。
最新一期的《泰晤士報》順著電線,漂洋過海,終於傳到了大清國內。
清朝,西安,陝西巡撫衙門,也稱北院。
這裡是當朝太后慈禧“西狩”的暫住地方,也是大清國實際上的宮禁中心。
所謂西狩,就是清朝被八國聯軍打的屁滾尿流,潰不成軍後,慈禧只能帶著光緒倉皇出逃,一路向西。
最後到達西安才穩定下來。
她留下慶親王和李鴻章在京師,負責與洋人談判戰後事宜。
一開始停戰後,慈禧不願意返回京師。
因為此時的京師還在八國聯軍的控制下,一旦她帶著光緒皇帝迴鑾,對方就能恢復自由,行使皇帝的權力。
而她則不能再預國政,只有退居深宮,以樂餘年了。
這對於迷戀權力的慈禧來說,是萬萬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又經過了幾個月的反覆交涉,最終清朝與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慈禧也如願以償地繼續能把持朝政,過幾天就會返回京師。
而光緒在逃亡期間的生活,只能用悽慘來形容。
現在,年僅30歲的光緒,正坐在簡陋的御座上。
30歲對於一個帝王而言,那是黃金一般的年齡。
身強體健、思維成熟、經歷過朝堂的政務磨礪,正是一展宏圖大業的好時機。
然而此時的光緒,完全沒有半點意氣風發,手握乾坤的霸氣。
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采,好像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接連經歷變法失敗,戰爭割地賠款,光緒皇帝此刻已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