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波粒之爭(第2頁)

 “牛頓認為,光是在以太中傳播的,並乘著以太波飛行,以太波遇到玻璃後,會部分透射,導致上面的光粒子跟著一起透射。” 

 說到這裡,教室內眾人不得不佩服牛頓逆天的想象力。 

 “後來,胡克去世了,便沒有人能爭論過牛頓。” 

 “而且此時的牛頓,已經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他就是物理學界的權威,無人敢撼動。” 

 “不過波動說後繼有人,1690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發表了《光論》,他用波動方程完美解釋了反射,折射和衍射。” 

 “並且,他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說光是微粒,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兩條光交叉時,發生碰撞呢?” 

 “可惜,如此強有力的證據依然勝不了牛頓,因為1695年,惠更斯就去世了,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挑戰牛頓了。” 

 “至此,牛頓的光粒子說就統治了整個18世紀。” 

 “牛頓、胡克、惠更斯之間關於光本質的爭論,我稱之為第一次波粒戰爭,以粒子說獲勝而告終。” 

 “不過,粒子說的獲勝不是全面的勝利,不能讓所有人心服口服,因為人們只是屈服於牛頓的權威光環。” 

 “1727年牛頓去世後,物理學就一直不缺乏反抗權威者!” 

 “1801年,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不理解牛頓為什麼非要繞來繞去,用力學解釋光的衍射,無論怎麼看,都是用波動解釋更自然。” 

 “因此,他提出干涉思想。如果光是波動,那麼一束光在通過兩條狹縫時,就會因為發生干涉,在屏幕上留下明暗相間的條紋。” 

 “反之,如果光是粒子,那麼在屏幕上只會出現兩道明亮的條紋。” 

 “於是,物理學史上最經典的實驗之一,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就出現了,這個實驗是如此的簡潔優美,自己在家點個蠟燭就能實現。” 

 “屏幕上確實出現了明暗相間的條紋,結果有力地證明了光是波動,而非粒子。” 

 “托馬斯·楊發表了他的觀點後,由於挑戰了牛頓的權威,立刻受到無數人的攻擊和辱罵。” 

 “逼的他趕緊出來道歉,表達自己很崇拜牛頓,但偉人也可能會犯錯,影響科學進步。” 

 “楊的實驗,開啟了第二次波粒戰爭,不過這次的主場不在英國,而是在法國,因為牛頓在英國已經被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