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漾澄 作品

第3章 錦衣衛指揮使蕭臨風(第3頁)

 蕭臨風看向四周賓客,指了一個方向,“無關人等速速離開。”

 一聽這話賓客們飛快速散,沒有一個敢留下來,生怕被捲進去。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注(1)

 風風光光沸沸揚揚的壽宴就這麼落幕了,顯赫百年的家族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

 寧家被抄家,寧家女眷和幼童下天牢,親眷嚇破了膽,紛紛撇清關係,獨善其身。

 朝廷為怎麼處置寧家吵成一團,文武分成

 兩派,文臣一致要求定叛國罪,將寧家滿門抄斬,不分男女老少都殺了,震懾朝野。

 而武將請求看在寧家過去的功績上,留下寧家女眷和年幼子嗣的性命,將他們流放到西南,是生是死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一連吵了好幾天,吵出真火都打起來了,高坐龍椅的皇帝無聊的打了個呵欠。

 “咚咚咚。”一道鼓聲忽然響起,響徹方圓十里,響徹全京城的長空,一時激起千層浪。

 皇帝的眉頭一皺,“這是什麼聲音?”

 大太監膝蓋發軟,驚懼交加,“是登聞鼓!”

 皇帝猛的起身,滿朝文武俱變了臉色,是誰敲起了登聞鼓?是誰不想活了?!

 登聞鼓,取“登時上聞”之意,本朝開國皇帝特在皇宮午門口懸鼓,許天下臣民擊鼓鳴冤告御狀。

 開國皇帝下明旨登聞鼓響,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堂公開會審,務必公正嚴明,給天下臣民一個交待。

 開國二百年,這登聞鼓只響過三次,但每一次都是驚天大案,血流長河,菜市口血腥味數月不散,在史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元啟帝在位十五年,登聞鼓從未響過,但他在皇祖父一朝時親眼目睹過,那一次半朝文武百官和勳貴摺進去,殺的是人頭滾滾。

 “臨風,帶路。”

 他倒要看看是誰敢這麼膽大包天。

 錦衣衛指揮使蕭臨風一身氣勢駭人,凜然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