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瀟 作品

第105章 錦繡江山,怎可拱手他人(第2頁)

最終,他語帶諷刺地開口:“千里江山,這錦繡江山,怎可拱手他人?”

觀眾終於隱約感受到了王希孟在為何而悲傷。

是啊,這幅畫卷色彩絢麗,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看過之後,則覺得心情也如同這青綠色的山水一樣鮮亮了起來。

以至於,大家都忘記了這幅畫卷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出來的了。

畫卷中的山水秀美安詳,百姓怡然自得。但其實此時已是北宋末年,奸佞當政,君臣均是隻顧自己驕奢淫逸,而不顧黎民之生計。

王希孟在京城皇家畫院之中,他如何不知那些採辦入京的“花石綱”,上面沾染了多少百姓的血淚?

外有異族,內有民亂,王希孟即便是天縱之才,他能畫出這圖卷中的錦繡江山,可他不能蕩清這黑霧籠罩的大宋朝。

這一刻,觀眾終於理解了王希孟對蔡京乃至於宋徽宗的輕蔑。

這時候,舞臺正中間的兩扇大屏幕打開,王希孟一揮袍袖,不帶任何猶豫地走了進去。

當兩扇大屏幕合上的時候,其上的群山間,又多出了一個白袍身影。

王希孟對宋徽宗失望,對腐朽的大宋失望,但他終究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他無力去扶起即將轟然倒塌的大宋,他只能投向自己筆下的錦繡江山。

張嚴那醇厚優雅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王希孟,十八歲入圖畫院,半年而作《千里江山圖》,後不知所蹤。除了這幅圖卷,我們再也不能從史書中找到絲毫屬於他的痕跡...”

投身入畫卷,這倒也是原來的臺本裡給王希孟安排的結局,張嚴這段講解詞和林煜的表演並不矛盾。

林煜的表演一頭一尾是遵照了臺本的,但中間的過程,卻多出了千溝萬壑。

原本只是展現一個天才少年開創性地使用青綠色畫山水,留下一幅傳世之作後神秘失蹤,林煜卻給王希孟添上了複雜的心路歷程,讓他的“投身入畫卷”從一種縹緲的神話變成了一種令人信服的必然。

觀眾和張嚴絲毫沒有覺得林煜的表演有哪一處是多餘或者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