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第2頁)

 百姓買去了耕地,富商士紳還怎麼控制百姓,讓百姓租他們的田地?

 即便是現在還地於民,朝廷大力扶持也沒辦法短期內改善缺少耕牛的情況。

 因為耕牛一年只有一胎,甚至兩三年才一胎,一胎只有一頭,少數兩頭,還沒辦法保證存活率。

 萬一在農忙時懷了,那就沒法農忙了。

 相對一兩半銀子的代耕架和三十兩銀子耕牛,且壽命只有十五六年,自然是代耕架性價比最高了。

 其次是損壞的問題,既然有替代的辦法,那就更好辦了,再者農家人有幾個沒點手藝的,壞了自己都能修。

 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修修補補用兩年總行吧。

 第三個協作問題更不用考慮,一家勞力不夠,那就幾家合夥,總比單打獨鬥的效率高。

 “陛下,臣以為代耕架可以和風輪推力取水車一樣,授權給各省的商人,讓他們負責製造和銷售,以此迅速的在民間推廣。”

 “可以,但要控制價格和質量!”

 崇禎點了點頭,沉思了片刻後又道:“考慮到百姓手中一般沒有餘錢,可以由當地官府代為購買或者商人墊資給百姓使用,待秋收之後再給銀子,收取一定的利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