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49章(第3頁)
“不是不追究,但要找個合適的,永壽郡王抄家滅族,宗室參與之人按大明律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
唯獨秦王我們需要考慮一下,既要處罰,又不會引起其他親王的反對。”
“陛下,孫閣老所言甚是,臣查看過宗室玉牒,現存親王30,郡王五百多,宗室人員二十餘萬,處理一個秦王是小事,但不得不考慮其他親王的態度!”
禮部尚書劉宗周也贊同孫承宗的意見:“太祖一脈,潭王牽扯謀反案,自盡;齊王、谷王作亂,被廢;湘王反抗削藩,自盡,遼王、寧王、伊王后裔犯法,被廢藩,
造反這種誅九族的大罪都沒殺,陛下用什麼理由殺?”
“況且,秦王乃是大明第一藩王,這種情況,一旦殺了,後世的歷史記載……”
內閣和六部九卿各有各的的看法,怎麼處罰都行,但底線是絕對不能殺。
連李邦華這種鐵面無私的人面對這種問題都表現的猶豫不決。
看著爭論的眾臣,崇禎也是很無奈。
都說當皇帝能掌握生殺大權,這話倒也沒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