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條橙之夢 作品

第一章 鄰家的知真姐

 二十一世紀過去了第一個十年,對於生活在當年的人們來說好像是一眨眼間發生的事。

 時入盛夏,日光灼灼,呼呼的熱風吹過港口,吹過這座沿海城市的中心,它在大街小巷與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間穿梭,將柏油馬路變得像蒸籠那樣發燙。

 城區內的氣溫逐漸難熬,路上的行人們一邊尋找著屋棚樓簷下的陰影一邊慢吞吞前行。到了臨近中午的時候,街道上萬籟俱靜,已經見不著半個人影了。

 岑冬生騎著一輛鳳凰牌自行車,躲避著頭頂落下來的盛烈陽光,左拐八繞地駛入市中心的一座小區,他隨手將車推入棚裡,掛上鎖,拿起車架上的包裹便急匆匆地飛奔上樓。

 “咚咚咚!”踩在臺階上的運動鞋揚起塵埃,年輕人的身影迅速的消失在黑黢黢的居民樓入口。

 這裡是一處十幾棟老式居民樓併成的小區,房齡都在二十年以上,每棟樓房都有牌名,譬如“改革樓”“開放樓”“共富樓”等等,岑冬生住的地方則叫小康樓。

 小康樓經歷過數次改建後,已經看不出本來的模樣了。它最初的造型是所謂的筒子樓,這是國內特定時期住房分配製度下的產物,原型是蘇聯的赫魯曉夫樓,這種樓房的建築結構,一般是一邊一條長長的走廊,兩邊串連著排排單間。

 小康樓的體積是小區裡最大的,整體呈現回字形的構造,相當於四面都有走廊,“之”字型的樓梯將各樓層連接在一起,中間則是寬敞的天井,不知道是誰種了些花花草草,還有放自行車的棚屋。

 當年流行的筒子樓的特徵之一,是洗菜刷碗的地方和衛生間都是公用的。每到傍晚時分,家家戶戶都會出來洗衣做飯,主婦們一邊忙活家務事一邊聊天,場面十分熱鬧。

 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環境,導致鄰里間的關係要比別處更親近。這種相處模式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遇到難處時能拜託左右鄰居幫忙,不會有人拒絕,比如上班忙的夫妻會把孩子交給鄰居家的老人照顧,有幾家關係好的,就跟真正的親人那樣密切;壞處則是壓根沒有隱私可言,哪家哪人出點事,第二天就能傳遍整棟樓,平日裡免不了閒言碎語。

 每一層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有的地方堆著行李和鍋瓦瓢盆,還有人會把溼衣服都晾在走廊中央,本來就不算寬敞的走道因此顯得更為逼仄。

 隨處可見亂糟糟的景象,乍一看會讓人覺得無從落足;到了晚上,不拉燈走路經過長廊時,時刻都得注意腳下磕絆。

 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錦江市城區經過改造後,小區裡有幾棟樓房的居民們開始有了單獨的衛生系統;牆體經歷過數次粉刷,外觀看上去早不再是灰撲撲的鴿子籠,只是住在裡頭的人們基本沒怎麼變,所以內部環境還是老樣子。

 脫了漆的樓梯扶手和髒兮兮的牆壁上到處貼著小廣告,從辦假證老中醫到重金求子,怎麼撕都撕不乾淨,有的甚至直接抹了白油漆寫上去的。

 剛上大學一年後,岑冬生才搬來的這地方,不過他本人從小出生的福利院環境沒好上幾分,所以很快就習慣了。

 相比室外,小康樓內的氣溫明顯下降了好幾度,稱得上爽快蔭涼。

 在經過二樓轉角的時候,岑冬生看到幾位老頭老太正躺在椅子上拿著蒲扇扇風。老人們一見到他便熱情打起了招呼,他也停下腳步,有禮貌地一一回應。

 岑冬生沒用倆月時間,就和樓裡的幾十戶人家全都認識了一圈。誰都知道他是個熱情的好小夥,在居委會當志願者,常常義務照顧老人小孩。

 來到303號房門前,他拿鑰匙開門。門內的傢俱陳設樸素中透著家的溫馨感,地板牆壁打掃得很整潔,刺眼的陽光穿過玻璃窗戶,將整個房間照得明亮通透。

 他將包裹扔到桌上,給自己倒了杯冷水“咕咚咕咚”一飲而盡後,這才長出一口氣,坐到沙發上休息;過了一會兒,他又像是想起什麼似的,拿起噴水壺走到陽臺,給陰影處的盆栽澆了水。

 總之,岑冬生現在的心情有一點點的焦慮,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不安。

 雖然是急匆匆地跑回來了,但……

 他抬頭看了看牆壁上的掛鐘。

 “現在這個點,會不會還在午睡?我去敲門會不會打擾人家?”

 他忍不住這樣想,目光又落在了袋子上。

 過了一會兒,感到口乾舌燥的他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水,仰起脖子一飲而盡後這才起身,拍了拍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