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輕言語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汙衊的假奸佞

郭子儀打得節節敗退,於是安慶緒派人去史思明那裡搬救兵,承諾將大燕皇位禪讓給他。史思明果然出兵援助,大破唐軍,郭子儀久攻不下,撤軍回師。

 安慶緒不願履行承諾,結果被史思明絞死。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和安祿山是同鄉,比安祿山早出生一天。

 在洛陽被唐軍收復以後,史思明見安室政權沒有前途,就率部歸順朝廷,唐肅宗大喜,封史思明為歸義郡王,命他去討伐安慶緒。

 但是史思明作為安祿山的老部下並非真心歸降朝廷,私下裡還和叛軍都有來往。於是唐肅宗派吳承恩和阿史那承慶去史思明那裡找機會除掉史思明,沒想到卻弄巧成拙,吳承恩到處遊說史思明的部下被史思明告發到史思明那裡。

 史思明殺死吳承恩等人,向唐肅宗尚書興師問罪,再次造反。不久,安慶緒就派人向史思明求援,承諾將地位讓給史思明。

 沒想到解圍以後,安慶緒不願履行承諾,史思明就絞死了安慶緒及其四個弟弟,篡位稱帝。公元759年,史思明重新奪回洛陽,然而這時的洛陽已經是一座空城,百姓都被唐朝遷走。

 史思明一無所獲,把城中搜刮一空,準備進攻河陽三城。隨著戰事節節失利,史思明的處境愈發艱難。公元761年,史思明在洛陽城外大敗唐軍,唐軍被迫棄守河陽三城。

 史思明劍指長安,朝廷震恐。然而史思明也重蹈了安祿山的覆轍,史思明不滿長子史朝義,偏愛小兒子史朝清,時常有廢長立幼的想法,使朝義心懷不滿。

 於是聯合部下將史思明殺死。至此,持續了6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即將走向尾聲。與此同時,唐朝宮廷也發生了一場政變,唐肅宗李亨病重,張皇后想廢掉太子李豫,卻被大太監李輔國搶先一步,張皇后被李輔國亂棍打死,李豫登基為帝,是為唐代宗。

 公元762年,史朝義在洛陽北郊慘敗,唐軍收復洛陽,史朝義眾叛親離。次年史朝義被迫自殺,首級被送往長安,至此安史之亂徹底平定。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讓無數黎民百姓死於戰火之中。在評判過程中,藩鎮獲得了更多的自主權,與朝廷分庭抗禮。

 宦官勢力也日益強大,在接下來的150年時間中,李唐皇室不得不與藩鎮和宦官共天下,直至滅亡。

 【一口氣看懂被冤枉的假奸佞#歷史#小故事】

 歷朝歷代總有遺臭萬年的奸佞,可這些奸佞真的是十惡不赦嗎?戲曲中傳唱的金枝妖妃,他們究竟是罪大惡極還是被人潑了髒水?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那些被潑髒水的假奸佞。

 第一位:高力士

 說起宦官,就不得不提唐玄宗的寵臣高力士。李白就曾因高力士脫靴而被人津津樂道。歷代戲曲中高力士也多半是白臉丑角,可這位權傾一時的宦官到底是忠是奸?

 為何唐玄宗李隆基對他如此信任,甚至說出“力士當直,我寢則安穩”的話?要想弄清楚這些,還得從公元710年唐隆政變說起。

 作為武則天時期就在宮中的宦官,高力士獨具慧眼,早在韋后亂政的時候,他就看出李隆基絕非常人。於是高力士果斷站隊,明裡暗裡幫李隆基辦了不少事。

 唐隆政變成功後,李隆基成了太子,高力士自然就成了頭號功臣,論功行賞時他被封為太子太保,隨後又被提拔為三朝大夫,內侍自此高力士正式開啟他的官場之路。

 公元713年,李隆基登基沒多久,太平公主就打算政變奪權。得知此事後,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先天政變。

 作為李隆基手下的得力干將,高力士也參與了計劃,他殺死了投靠太平公主的宰相岑曦、蕭至忠,為先天政變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政變之後,高力士就被破格提拔為銀青光祿大夫,隨後他又兼任右監門衛將軍,正式成了炙手可熱的宦官。

 兩次參與政變,兩次立下汗馬功勞,高力士的忠心和能力李隆基看在眼裡。因此他也放心的將朝政交給高力士,此後朝廷呈送的公文都要先經過高力士的手,小事高力士可以自行做主,而大事就由高力士來稟報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