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債主啊債主(第2頁)
“東城的讀書人們雖不願意,但聖命難為,不得不舉家遷移,去與乞丐流民為伍。張舉人便是其中之一,他本來就家道沒落,只在東城尚有一處房產,現在落到西城三年,一場大火,更是什麼都沒有了,還得了場病。”鍾與絮絮叨叨終於把前因後果講完。
周敞聽了半天反覆聽到“張舉人”三個字,卻一點印象也沒有,不得不小心翼翼問上一句:“張舉人是……?”
“唉,說到張舉人,王爺是不認得的。”鍾與始終唉聲嘆氣,“此前,屬下在西城杏花坊的藥鋪籌建之時,結識了一位張舉人。前些時日,那裡發生了火災……”
西城杏花坊藥鋪,又是一筆奕王的賠本買賣。
奕王風銘手上是有兩間藥鋪,四味藥鋪在吉祥坊上因此應該是賺錢的,但開在西城杏花坊的藥鋪就肯定賺不了錢。
那裡緊挨著貧民和流民的棚戶區,做生意最講究的就是地段,就不可能賺什麼錢。
鍾與那邊一旦又絮叨起來就停不住:“火災波及十幾戶人家,張舉人一家雖然受牽連尚算輕微,但因他已染病月餘,家中本已無錢醫治,亦多日無米下鍋,又加上這場火災,真是雪上加霜了。屬下想,王爺給的一百兩可以救濟他及附近居戶,但同是讀書人,張舉人今年還要參加科舉,若是能將病治好,可專心向學,必能度過難關。原本治病,五十兩銀子亦是足已……。”
周敞聽到這裡,徹底“投降”。
鍾與都已經把情況說得這麼慘,她還能怎麼辦?
“王爺若是覺得一百兩之數過多,那屬下就借五十兩也是好的。”鍾與也是下了大決心才開的口,最瞭解奕王府賬面一直不寬裕,因此又退了一步。
“一百兩,就一百兩”周敞心生憐憫,估計也是下了大決心,“就讓張舉人安心養病,好好讀書。”
鍾與擰在一起的眉頭終於舒展:“多謝王爺,這下好了。張舉人的妻子原本還靠賣些糖水為生計,若是能夠多些銀子繼續支撐攤子,且張舉人病著,兒子到了進學堂的年紀卻還在家裡。唉,現
在這個當口,仗已經打到了第三年還是沒個結果,藥材的價格一年高過一年……”
周敞實在聽不下去鍾與的囉嗦。
甚至開始後悔,她換這個身份實在虧大了,不但沒辦法“直播帶貨”,還多了這麼位“債主”,往後她不但要賺虛擬的佣金還貸款,還要賺現實的銀子,貼補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