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莫怪 作品

第654章 非洲是個好地方,那裡遍地黃金還有一絲不掛的美女。(第2頁)

    不過朱樉有著另一番打算,他解釋道:“保兒哥,你誤會了。我讓羅貫中寫這本《大明英烈傳》的本意不是為了收買人心,用不著這些老傢伙來承我的情。”

    “不是為了收買人心,難道是你家裡的銀子,多的沒地方使了?”

    “表弟,你要是嫌銀子多,用不著拿去打水漂。直接勻我一點,讓哥哥來承你的人情。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嗎?”

    朱樉沒有理會李文忠的插科打諢,他解釋道:“我打個比方吧,《三國演義》這本書在民間大火之後,各地武侯祠的香火足足翻了好幾倍。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聽到這話,李文忠稍一琢磨,便琢磨出了味兒來。

    “你的目的是想用這本《英烈傳》來造神?首先我承認這本書一旦成功,確實能提高你在民間的不少聲望。”

    “可是你要知道一個事實,這個江山終究是你爹打下來的。哥哥還是奉勸你一句,最好不要白費苦工為他人做嫁衣了。”

    李文忠說的非常現實,《大明英烈傳》就算能夠獲得成功。

    這本書的第一受益人,只會是大明的開國之君——朱元璋。

    他秦王朱樉,充其量最多是第二受益人。

    朱樉笑了笑,回答道:“如果不為老頭子做好了嫁衣,以老頭子損人不利己的德行,他又怎麼會花費大力氣幫我推廣呢?”

    聽慣了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這個說法,李文忠還是頭一次聽到。

    “損人利己是小人行徑,這個我倒是知道。這損人不利己又是何意?”

    損人不利己這個詞,出自魯迅先生寫給曹聚仁的書信。

    原話是隻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朱樉笑著解釋:“損人利己是通過損害他人的權益,來達到有利於自己的目的。這種惡是理智的惡,我願稱之為小惡。”

    “而損人不利己通常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去損害別人的利益,這種人不會衡量利弊得失,是一種純粹的惡。這種惡,我願稱之為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