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流水高山之境(第2頁)
“那麼,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誤解呢?實際上,如若把大道比作人類修士的話,那麼大道也可以分為資質普通、天才,天驕,妖孽。有的大道前期普通,但是其潛力無限,只要沉浸其中,用心去鑽研感悟,就能夠走到極遠的地步,進而大器晚成;而有的大道前期發力極快,修煉起來相對很快,實力也強,這一類的道多是較為稀有的大道,但是修煉到中後期,進展就會慢下來。”
“而這樣,又會出現兩種情況,這種所謂稀有的大道,第一種,是已經就存在的,但是卻很少有人修煉,領悟出來,如此一來,前輩走這條大道達到的成就,便是可以看得見的這條道的潛力;當然,並不是說這就是這條大道的盡頭,任何一條大道都是沒有盡頭的。”
“只不過這樣一來,修煉此道的修士,就會少了許多參考,甚至可能一點參考沒有,如此也就變相地導致,到了修煉的中後期階段,修煉速度會銳減,降低,進展緩慢。”
“至於第二種,則是本身並未存在,被人所開創的,這一點可以以我自己為參考,即創道之主,如此一來,這條道能夠走多遠,全憑自己,自己就是這條道的盡頭,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什麼呢?我即是這一道的本源,盡頭,修煉不會慢,而且在力量層次上,超過同階段的人,因為是本源的力量;那麼壞處呢?壞處就是一旦遇到瓶頸,極難突破,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大道,是我所開創,如果我機緣氣運足夠,我悟性天賦足夠,或許這條道能夠一直走下去,走的很遠很遠,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這是如果。”
“那麼從與其對立的假設來看,我的機緣氣運不足,悟性不足,一旦遇到瓶頸,遇到無法過去的關隘,很可能一輩子就停留在這個層次,也就是所謂的走到頭了。”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已經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有人覺得大道分強弱的這種誤解。”
“相同時間證道成皇的修士,他們對自身所修煉的大道感悟不同,一個只是修煉出了初級初期的法則,修為就在下位武皇初期;而另一個,也許他的修為也是下位武皇初期,畢竟武皇除了修法則,還要修小世界,但對方對自身修煉大道的感悟極深,頗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因而證道修煉出來的法則直接達到了初級中期、後期,甚至是中級等等。”
“這樣一來,豈不是就出現了強弱之分的表現?”
“可這根本上,是源於修道之人的強弱,大道感悟,法則等級,不都是源自於修士本身的修行嗎?”
“再一個,大器晚成。”
“某些特殊、稀有、罕見,亦或是自創的道,為什麼相比於同級別的相對普通、常見的道要強呢?”
“同樣源於修士自身。”
“既然是特殊而又稀有,很少有人修煉,甚至從未出現過的道,那麼它被人修煉或者開創了,修煉之人對其的感悟、掌握、理解,豈不是會很高?那麼運用起來不也是會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