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凰凰 作品

第616章 :因禍得福(第3頁)

 趙軍不可思議的接過合同。

 加入非凡集團,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有許多大學生還有海歸擠破了頭都進不去。

 自己竟然能夠加入非凡集團。

 看到這上面的待遇還有薪資,趙軍已經愣了半晌沒有回神。

 這工資可比自己之前的工資翻了五倍,甚至還有員工房?

 “這…”

 沈琰站起來。

 “我用人,看學歷也看能力,更看人品,你能夠為廠子裡這些員工著想,你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在這些方面去比較的話,我更看重人品。”

 “未來的走向,都有公司其他人專門負責,你就負責管好這個皮衣廠的製作還有工人。”

 “至於在待遇方面你也不需要懷疑,這個皮衣廠很快就會盈利,你對得起這個工資。”

 這樣的好事,還有什麼猶豫的?

 當下就把合同給簽了。

 “本來我還在想,我要不要再去找一個其他的工作,把這個廠子管理成這樣,我也很難過,謝謝你能信任我。”

 沈琰搖搖頭。

 這個廠子之所以變成這樣,有很多原因。

 並不完全都是趙軍的過錯。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非凡集團的員工了,接下來的事情跟沈軍去交接就好,我大哥主要負責這一塊。”

 “知道了老闆。”

 關於這個國華皮衣廠所有細節,趙軍再一次拿出一些文件和圖案來。

 包括工廠裡面的人員名單以及薪資待遇等。

 沈軍大手一揮,直接給這些工人的待遇也提升了。

 短短的幾分鐘時間。

 趙軍已經一次又一次震驚,也總算明白,為什麼非凡集團能夠做大做強。

 面對對手,毫不留情手軟。

 面對自己人,能夠出手這麼闊綽。

 佩服。

 桑華集團這邊,王偉又下了一個重大決定。

 決定將襯衫免費發放給各大商場的櫃檯,讓他們進行代賣。

 賣出去之後,才收回自己的成本,這倒是讓各大商場和批發市場老闆動心了。

 這邊的動作,很快就驚動了沈琰。

 沈琰嘴角微微上揚。

 或許真的能夠賣出去一些,但是想依靠這個方法翻身?

 做夢!

 這個國華皮衣廠來的真是時候。

 沈軍已經讓趙軍將那些工人全部都找回來。

 只是一個小時的時間,生產線這邊就已經開始工作起來了。

 “先把繪畫的這幾個皮衣圖案發下去,讓那些工人將那幾款皮衣,按照這樣的圖案改一下。”

 “我現在就通知服裝部那邊,將我們非凡集團的標籤運過來,今天晚上就務必給我製造出第一批來。”

 這就是,對桑華集團強有力的回擊。

 通過這一次牛仔服裝和羊毛大衣的銷量,現在眾人都在等待著,非凡服飾那邊出什麼新的潮流?

 非凡集團這邊,並不打算一次性投放太多皮衣。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如今各大商場和批發商,都囤了不少非凡集團的衣服。

 一次性投放太多皮衣,很有可能會讓市場難以週轉。

 這裡面分寸的拿捏,都已經被沈琰這一家人掌控的死死的。

 “這個沒問題,就只是做出一些小改動,而且我們的原材料什麼的都有,就是這上面的紐扣……”

 沈軍笑了笑。

 “這個你放心,大概一個小時左右,這些東西全都會運過來,先讓他們把這上面的原材料部分改一下。”

 趙軍飛快前往廠房。

 這些員工得知自己的薪資待遇都被提升了,再加上已經成為了非凡集團的工人,大家都喜不自勝,就連踩縫紉機的力度也都比之前大了些。

 沈琰很快就跟沈軍離開了。

 明天一大早,就等著看這皮衣和襯衫之間的較量吧。

 回去的路上。

 “價格方面你打算怎麼定?”

 沈琰心中已經有主意了,但畢竟這邊是交給自己家大哥打理的,自然是要問一問。

 “你都已經有主意了,就是想要考驗一下我嗎?”

 “價格方面,我們就賣一九九好了!”

 這個套路,還是沈琰教他的。

 雖然只差了這麼一塊錢,但也是很不一樣的。

 桑華集團那邊的襯衫賣二百多塊,還不得爛在倉庫裡?

 聽到這話,沈琰樂了,他這個大哥真學的不錯。

 其實,桑華集團要是挺過這一年,那些服裝肯定會大賣的。

 但是現在,經濟比較蕭條,大家會花200多塊錢買一件四季都能穿的皮衣,但卻不會買一件襯衫。

 現在可是皮具最發達的時候,除了皮衣之外,還可以設計出來錢包和公文包。

 既然皮衣廠都已經收購了,這生產線總要發揮作用。

 “關注一下桑華集團那邊究竟會找誰去代言,或許真的能夠賣出去一些,想要這一批服裝都處理,那就不容易了。”

 沈琰提醒道。

 王偉這傢伙也實在是自信滿滿,現在非凡服飾勢頭正好。

 想要逆風翻盤,光打價格戰恐怕是不行的。

 與此同時,紐扣和需要的材料都已經運輸到國華製衣廠。

 趙軍正組織其他工人,將那些東西全部都卸下來。

 廠子裡,一片其樂融融,大家都在加班加點工作。

 沈軍先回了到服裝公司。

 沈琰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全球經濟下滑,很多人在這一年,炒股賠的傾蕩嚴。

 只有極個別的人在這一場風波當中,能夠全身而退。

 其中,就包括非凡集團了。

 “老闆,你看今天的報紙了沒有?這事鬧的挺大的,有好多企業都已經紛紛宣佈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