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糧倉,官驛消息

這一切設計,都是為了確保在梅雨季節時,糧倉中的糧食不會沾染水氣。

倉內四周還設有樟木,防潮防蟲害。

照理來說,各地縣衙的存糧不多,糧倉則應該儘可能設置在縣衙之中,以便管理——縣衙選址時也會率先考察,此地是否合適建倉。

但同安縣衙佔地本就不大,之前的糧倉設置在縣衙內,面積狹小不說,用料也極為敷衍,一下雨就會遭笨。

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有位同安縣令一咬牙,就在縣衙背後重新修葺了糧倉。

當然,像州府中的糧倉,就基本不會存於府衙之中。

一是州府地界大,二是糧倉存糧多。

州府糧倉的選址,很有講究,要將地理地勢,日照程度,通風程度一併考究在內,再選出一塊“風水寶地”造倉。

且州府糧倉修建成本高,不像縣衙糧倉那般“隨意”,選址後也不會隨意變更。

如今是沈箏第二次來同安縣糧倉。

她當初第一次來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那時的她剛來同安縣,心中惶恐又躊躇,聽許主簿說縣衙糧倉暫無存糧,心灰意冷之下,本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情來了——萬一能找到兩袋漏掉的糧食呢?

那之後她便知道,許主簿這人,從不開玩笑。

想那時,她的心思全放在存糧之上,一開倉門,驟然入眼的便是空空如也的糧倉,她腦海中只有一個聲音——好窮,完了,全完了,根本沒心思細看糧倉。

如今再來一次,沈箏的心境與那時完全不同了。

不論是她,還是跟在她身後的眾人,全都滿懷喜悅,懷揣希望。

心靜之下細看才發現,同安縣糧倉雖空、雖老,但當初設計修葺整個糧倉之人,是用了心的。

不論是牆面屋簷還是地磚大梁,用料都極為不錯,隔絕地氣水氣的同時,還經久耐用。

同安縣糧倉,完全符合大周糧倉修葺標準,在地方上,這很值得稱讚。

沈箏將懷中的草紙取出,又喚小袁去取紙筆,順便將許主簿喚來。

不過片刻許主簿趕來,沈箏接過紙筆後對里正們說道:“先將各自的稻種搬下來,分村堆好,由許主簿主持稱重,我算一算各村產量,待趙捕頭回來後,咱們便開始查驗稻種。”

許主簿朝她點點頭,站在了倉房大門口,沈箏則在門口的登記處坐下,開始算產量。

一切有條不紊。

反倒是餘正青沒事幹,在幾個倉房來回探查,嘖嘖稱奇:

“你們這糧倉,是本官見過最空的糧倉。”

片刻後他想到了什麼,又說:“不至於這樣才是。你不是說,那王姓地主,之前將家中存糧借給縣衙了嗎?”

沈箏一遍低頭計算,一邊答道:“修完溝渠,就將剩餘的糧食歸還給他了,那些糧食是之前老王地主在世之時屯的,那人精著呢,見世道不對,才屯了那般多糧,想著發一筆橫財。”

“嘖。”餘正青不齒,但這種情況,不論是在同安縣,或是柳陽府,還是大周各地,都屢見不鮮。

他又問:“那小王地主拿回剩餘的糧食,發橫財了嗎?”

“沒有。”沈箏擦了擦手指上的墨跡。

“他當初硬是不要,想找由頭送給縣衙,但您也知道,縣衙與胡氏糧鋪合作,售賣補貼糧,所以下官便說,他若不想要,就將糧食按市價賣給胡利開,這樣也是惠及百姓。”

“是個通透人。”餘正青這話似在誇沈箏,又像在誇王廣進。

沈箏不答,埋頭苦寫。

其實不論是她前世學習,還是如今工作,都不喜有人與她說話,因為她需要全神貫注的投入,這樣效率才高——她不喜歡做無用功,也不喜歡返工。

但餘正青就是無聊,繞著稱重的眾人轉兩圈後,又轉回了沈箏身邊。

他賣弄道:“本官昨日得到個消息,你想不想聽,是大好事。”

沈箏不答,她的心神都放在眼前一串數字上,此時的她才明白,前世棄之如敝履的手機計算器,有多香。

餘正青見她不答,也不氣餒,自顧自說道:“昨日夜間收到的消息,官驛傳來的。說上邊兒的人在他們那歇了一宿,朝咱們同安縣來的,工、戶二部都來了人。”

說到這兒,他面前的沈箏終於有了反應,她有些驚訝,抬頭說道:

“竟真如此快。上次您說來人或許在路上,下官還算了算日子,照此形勢來看,不論是當初傳信之人,還是如今聖上派來的人,路上都未曾多歇,幾乎是馬不停蹄。”

她思索片刻後又問:“給您傳信的,是哪條道上的官驛?”

餘正青說:“滄源道,離咱們這兒不遠不近吧,但消息傳回來也需要幾日,所以本官估摸著,應當要不了兩日,人就該到了。”

“那下官得做好準備,不得怠慢了各位大人。”沈箏的回答又敷衍了起來。

如今縣中事務繁雜,她幾乎忙得錯不開手,若要她講實話,她其實希望上邊兒的人來得晚一些,讓她喘口氣。

畢竟來人意味著談判,太耗神耗力了。

餘正青對她的反應不滿意,挑眉說道:“據本官所知,他們可是帶了賞賜前來的。”

“當真?!”沈箏猛地站起身來,身下的凳子“哐當”一聲翻倒在地。

“財迷!”餘正青佯怒。

沈箏訕笑一聲,將凳子扶正,抬頭問道:“您可知道,那賞賜......”

“不知。”餘正青無情打斷了她,又說:“這次來的人,神秘得很,本官懷疑他們壓了消息的,不僅是何賞賜本官的人未探到,就連是誰主事都不知。”

沈箏也露出訝異神色,又聽餘正青說道:“隱藏行程的,身份肯定不低......算了,咱們在這兒猜也沒用,待人到了也就知道了。”

沈箏點點頭,不論來人是誰,只要帶了賞賜,那便是她同安縣的財神爺!

聖上賞賜,能與各地官府送的禮一樣嗎。

那可是整個同安縣明晃晃的榮譽,可以記入同安縣歷上,名垂青史的!

沈箏不禁笑眯了眼,一邊哼歌,一邊將草紙捋平,接著計算產量。

餘正青本站在她身旁隨便看看,但看見草紙上的“蚯蚓”時皺起了眉,問道:“你不是算產量嗎?不要算盤?瞎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