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欲解決問題,成立商會(第3頁)
李掌櫃面有愁雲。
“正如大人所說,小人的布料,都是上家去柳陽府時,給小人帶過來的。那送貨時間說不太準,總歸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有人附和道:“正是如此。那分明能賺著的銀子,因著供貨不足,卡在荷包邊兒,小人的心叫那個痛啊......”
此人言語幽默,逗得眾人一陣輕笑。
大人在場不錯,但商人開門做生意,為得就是賺銀子。
他們又不是奸商,沒什麼不方便說的。
沉默旁聽許久的沈行簡,破天荒地開了口: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是直接從泉陽縣進貨的?”
有一大半的人舉起了手。
“回大人話,小人們是從泉陽縣方家進的貨。”
“因著方公子許諾成本價不久,所以往日中,小人們大多都與李掌櫃一般,都是靠上家帶貨過來,鮮少去泉陽縣進貨。”
沈行簡點點頭,又問道未舉手之人:
“你們不從泉陽縣進貨,是何原因?”
幾人七嘴八舌。
沈箏總結了一下原因。
要不就是方家的售賣的貨物,雖算不上太好,但也絕對不算次貨。
這種貨物在同安縣受眾面小,沒有銷量。
——往日窮苦的同安縣民,只買得起最便宜的物件。
這一問題已然算不上問題,只是商戶們的思維,還沒跟上百姓的購買力。
要不就是方家給的“成本價”還是不低。
所謂“成本價”,其實也是加上鋪面租子錢、掌櫃與夥計月錢等費用的,一通算下來後,“成本”已然爬高。
沈箏點頭表示理解。
開門做生意的,鋪面、人工、損耗自然要算在成本之中。
這倒也怪不得方文修說話不算話。
她從懷中掏出擬好的契書,說道:
“如今有一機會擺在咱們面前,我希望咱們同安縣的商戶,能將心放在一塊兒,先成立一個商會,而後便是......”
“你們能真真正正的,從方家手中‘成本價’拿貨。”
在場都是經商之人,哪能聽不懂那句“真真正正的成本價”其中含義。
他們這段時日,從方家手中拿“成本價”,都有得賺。
更別說“真真正正的成本價”了。
這與搖錢樹來敲門有甚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