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中馬 作品
第四百章 新年說酒(第2頁)
梁月梅沒動杯子,她擺擺手:
“你們喝,我就這一杯,我得吃點再喝。”
“看吧,這入口辣,後味香,和那紅薯幹酒可不一樣。”李建國又提起籠子,取下蓋子小心翼翼的給兩個人倒上。
籠子大杯子小,不小心的話容易灑出去。
一杯酒下去,李龍感覺混身熱熱的,嘴裡噴的都是酒氣,他一邊吃一邊問道:
“大哥,咱這縣裡的酒就沒名字?”
他隱約記得後世不少酒廠都關停了,但記憶裡似乎原來每個縣裡都是有酒廠的,但對縣裡的酒是真沒印象,難得一直做散酒?
畢竟這裡也是古城。古城的名字讓奇台那邊用了,當然北庭那古城歷史久遠的多名氣也大的多。但瑪縣也不差多少啊?
“沒有。倆酒廠都做的是散酒,”李建國拿直起筷子夾起鹹菜吃了一口,抹了抹嘴放下筷子說道:
“散酒沒有那麼大的成本,也沒那麼多麻煩手續,做好後就能直接賣到門市部,就像咱隊上的人也認這酒,山裡的牧民也認這酒,那不就行了?做成牌子就得弄瓶子,加商標,增加成本不說,咱縣裡酒廠也沒那麼大的產量……”
行吧,這算是小富既安還是目光短淺?
李龍又吃了兩口菜,端起酒杯對著李建國和梁月梅說道:
“大哥,大嫂,這快過年了,咱喝一杯。去年一年,咋說比往年強一些。以前我不懂事嘛,去年我覺得還行,後面咱們會更好!”
“嘿,”李建國樂了,“小龍行啊,話說的越來越好了。”
“那說的對著哩!”梁月梅也端起了杯子,“去年多虧了你了,這一年到頭,肉沒少吃。娟和強強都長胖了,還挑起食了。家裡日子也好過了,往前推兩年,這誰能想?細糧都不敢天天給孩子吃哩!”
梁月梅的話裡句句不離吃,這其實是最直觀反映著農民生活的。去年以前,沒分田到戶,年底分糧食按二八比例,八分粗糧二分細糧,細糧就只能娃娃吃,李龍也吃。
但才二分細糧,根本不夠,李龍又是大胃口。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梁月梅是最難的。
去年過年開始有了轉機,李龍去拉木頭拉回來凍羊,再後來搞魚搞錢買細糧,再後來……
天天能吃上肉了。
這樣的生活,就是舊社會的一些小地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梁月梅才會這麼說。
三個人把酒喝了,心裡都是感慨。
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
“後面,還能更好。”李龍突然說了一句,他從李建國那裡接過籠子,自己來倒酒,邊倒邊說道,“過完年應該就該土地承包了。那時候啊,咱們多包一些地,不光種糧食,種一些經濟作物,靠著種地以後也能慢慢富起來。”
能富是能富,但一來是有規模,就是地塊多,二來是得種對東西。李龍其實一直在想這件事情。以自己和大哥的關係,大哥不可能一直跟著自己幹活,那咋說也是有自尊的。
大哥的長處就是種地,而八三年即將開始第一輪土地承包。四小隊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土地多,比其他小隊多好多地,而且土地承包的時候,只要有錢就能承包。
他隱約記得土地承包的時候是按產量按份,比如一等地二百公斤產量,二十畝地一份,初期承包十五年,三千塊錢一份,其實這承包費很便宜了。
十五年之後就是到了九七年九八年,到時第二輪重新承包土地,還可以繼續承包,那時候再往後就不動地了。也就是說,你承包過第二輪,等下一輪土地承包只是口頭上的,實際上是不動地了。
一開始是顯不出來的,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誰地多誰就掙錢,在北疆就是這樣。
一畝地的年承包費在瑪縣已經達到了一千五,貴的還有到一千八的,哪怕就是不種地,純承包出去,一家有個一百畝地,一年純入十來萬,不香嗎?
當然,絕大多數家庭那時候是沒有那麼多地的。
因為前期種地是真的不掙錢。從八十年代初,小麥的價格從兩三毛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初的三四塊錢,算是漲了十來倍,實際上其他東西呢?房子漲了得有一百多倍!
北疆的農民其實算是好的了。其他的,不能提。
“那包地費可不便宜……”李建國嘆了口氣,“咱家算是攢了一些錢,能承包一些,其他人家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第一輪土地承包,大部分人家基本上就承包了一份地,還有些乾脆就沒承包。
包不起。
地還是隊裡的,當然還有承包多的,直到後來陸陸續續各家都承包了一些。畢竟土地是承載著農民生活的希望的。
“那種啥好哩?”梁月梅問了一句。小麥玉米肯定是要種的,畢竟是要交公糧。油菜也是要種的,油葵現在種的還少,產量不算高。種這些大都是為了交公和自己家裡食用。
想要掙錢,就只能種經濟作物。
“甜菜可以。”李龍想了想說道,“石城糖廠就收,就是這個種出來費人工。挖的時候麻煩。然後呢,可以種打瓜。”
“打瓜?”梁月梅愣了一下。
“你們喝,我就這一杯,我得吃點再喝。”
“看吧,這入口辣,後味香,和那紅薯幹酒可不一樣。”李建國又提起籠子,取下蓋子小心翼翼的給兩個人倒上。
籠子大杯子小,不小心的話容易灑出去。
一杯酒下去,李龍感覺混身熱熱的,嘴裡噴的都是酒氣,他一邊吃一邊問道:
“大哥,咱這縣裡的酒就沒名字?”
他隱約記得後世不少酒廠都關停了,但記憶裡似乎原來每個縣裡都是有酒廠的,但對縣裡的酒是真沒印象,難得一直做散酒?
畢竟這裡也是古城。古城的名字讓奇台那邊用了,當然北庭那古城歷史久遠的多名氣也大的多。但瑪縣也不差多少啊?
“沒有。倆酒廠都做的是散酒,”李建國拿直起筷子夾起鹹菜吃了一口,抹了抹嘴放下筷子說道:
“散酒沒有那麼大的成本,也沒那麼多麻煩手續,做好後就能直接賣到門市部,就像咱隊上的人也認這酒,山裡的牧民也認這酒,那不就行了?做成牌子就得弄瓶子,加商標,增加成本不說,咱縣裡酒廠也沒那麼大的產量……”
行吧,這算是小富既安還是目光短淺?
李龍又吃了兩口菜,端起酒杯對著李建國和梁月梅說道:
“大哥,大嫂,這快過年了,咱喝一杯。去年一年,咋說比往年強一些。以前我不懂事嘛,去年我覺得還行,後面咱們會更好!”
“嘿,”李建國樂了,“小龍行啊,話說的越來越好了。”
“那說的對著哩!”梁月梅也端起了杯子,“去年多虧了你了,這一年到頭,肉沒少吃。娟和強強都長胖了,還挑起食了。家裡日子也好過了,往前推兩年,這誰能想?細糧都不敢天天給孩子吃哩!”
梁月梅的話裡句句不離吃,這其實是最直觀反映著農民生活的。去年以前,沒分田到戶,年底分糧食按二八比例,八分粗糧二分細糧,細糧就只能娃娃吃,李龍也吃。
但才二分細糧,根本不夠,李龍又是大胃口。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梁月梅是最難的。
去年過年開始有了轉機,李龍去拉木頭拉回來凍羊,再後來搞魚搞錢買細糧,再後來……
天天能吃上肉了。
這樣的生活,就是舊社會的一些小地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梁月梅才會這麼說。
三個人把酒喝了,心裡都是感慨。
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
“後面,還能更好。”李龍突然說了一句,他從李建國那裡接過籠子,自己來倒酒,邊倒邊說道,“過完年應該就該土地承包了。那時候啊,咱們多包一些地,不光種糧食,種一些經濟作物,靠著種地以後也能慢慢富起來。”
能富是能富,但一來是有規模,就是地塊多,二來是得種對東西。李龍其實一直在想這件事情。以自己和大哥的關係,大哥不可能一直跟著自己幹活,那咋說也是有自尊的。
大哥的長處就是種地,而八三年即將開始第一輪土地承包。四小隊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土地多,比其他小隊多好多地,而且土地承包的時候,只要有錢就能承包。
他隱約記得土地承包的時候是按產量按份,比如一等地二百公斤產量,二十畝地一份,初期承包十五年,三千塊錢一份,其實這承包費很便宜了。
十五年之後就是到了九七年九八年,到時第二輪重新承包土地,還可以繼續承包,那時候再往後就不動地了。也就是說,你承包過第二輪,等下一輪土地承包只是口頭上的,實際上是不動地了。
一開始是顯不出來的,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誰地多誰就掙錢,在北疆就是這樣。
一畝地的年承包費在瑪縣已經達到了一千五,貴的還有到一千八的,哪怕就是不種地,純承包出去,一家有個一百畝地,一年純入十來萬,不香嗎?
當然,絕大多數家庭那時候是沒有那麼多地的。
因為前期種地是真的不掙錢。從八十年代初,小麥的價格從兩三毛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初的三四塊錢,算是漲了十來倍,實際上其他東西呢?房子漲了得有一百多倍!
北疆的農民其實算是好的了。其他的,不能提。
“那包地費可不便宜……”李建國嘆了口氣,“咱家算是攢了一些錢,能承包一些,其他人家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第一輪土地承包,大部分人家基本上就承包了一份地,還有些乾脆就沒承包。
包不起。
地還是隊裡的,當然還有承包多的,直到後來陸陸續續各家都承包了一些。畢竟土地是承載著農民生活的希望的。
“那種啥好哩?”梁月梅問了一句。小麥玉米肯定是要種的,畢竟是要交公糧。油菜也是要種的,油葵現在種的還少,產量不算高。種這些大都是為了交公和自己家裡食用。
想要掙錢,就只能種經濟作物。
“甜菜可以。”李龍想了想說道,“石城糖廠就收,就是這個種出來費人工。挖的時候麻煩。然後呢,可以種打瓜。”
“打瓜?”梁月梅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