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有法可依
此前,益州織造局的第一批共一百臺織機成功交付。
後面還有兩千多臺正在陸續趕製。
人員齊備,各家投資的蠶絲細麻等原材料也早已備好,立刻便開工紡織。
最好的蠶絲用於蜀錦,其他材料則是紡織成緞布。
按照約定,織造局需要先免費向朝廷提供數萬匹緞布以供應軍需。
原先一女子半個月才能紡織一匹布,如今用了黃氏紡織機,三天便能出產一匹,效率高了五倍。
也就是說開同樣的工資,產量提高五倍,這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益州織造局是官私合營,整個經營理念與南陽紙業製造局類似。
生產方面,完全由官方管理,最高管理者自然就是諸葛亮。
劉禪之所以答應完全放權,是諸葛亮先保證朝廷從織造局稅收和分紅所得,優先發展劉禪的乾天衛軍。
織造局所有商品都有一個遠遠高於成本價的出廠價。
就這出廠價,還比市場上低了一成左右,自然十分搶手。
其他股東也不會閒著,只有身為股東的各家豪強,才有資格做經銷商,可以按出廠價拿貨。
運到遠方去銷售,能掙多少各憑本事。
朝廷徵收十抽一的商稅,可以交錢,也可以交物。
任誰都知道,織造局的利潤絕對非常可觀。
每年年末進行結算,留足一個季度的生產運作成本後,其他利潤各股東進行分紅。
自然是佔股百分之五十一的朝廷拿大頭,但各家豪強能分到的也是鉅款。
現在當權的是劉備,人品自然可以信任。
以後若是換一個不講理的暴君,誰能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
這時候,即便是那些觸犯過《蜀科》而被懲罰過的豪強,也搖身一變成為其擁護者了。
立法,必須立法。
他們這畢竟只是因為利益產生的逐利本能,這群從小學習君君臣臣的傢伙不敢採取什麼激烈的行為。
當然,這也跟劉備父子兵強馬壯有關係。
因此他們採取的是進諫的方式。
大人們找上了諸葛亮,幾乎是明示請他向劉備進言,開展《蜀科》修訂工作。
年輕一輩則是找上了劉禪,法邈、糜照、馬承等人多角度向劉禪指出法律不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