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征程暫落(第2頁)
齊燁徹底明白了。
世家、官員消息靈通,百姓可不是。
大部分百姓,一輩子都走不出一座城,甚至好多人連村子都未出過。
他知道瀛賊之惡,之罪,天下百姓呢?
想要滅瀛島,靠的可不是重組後的舟師,更不是幾營人馬。
這是國戰,滅國之戰,想要跨海去那麼遠滅一個國家,十萬人都是往少了說。
如今滿國朝才多少兵馬,四關加上各地折衝府,至多三十萬,其中還有不少輔兵營。
那麼就需要募新卒,新卒兵員從哪裡來,百姓!
百姓對戰爭本來就是抗拒的,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軍心、士氣,都會有所影響。
如果募兵途中出現岔子,事實上一定會出現岔子,以小積多,動搖江山社稷都不是沒可能。
再說各地官員、世家豪族、讀書人。
百姓都去入營了,都去從軍了,他們壓榨誰去?
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些人都不願意見到開戰,東海離他們那麼遠,東海淪為人間煉獄,東海的百姓無辜枉死,對他們來說可能也不重要。
這就是熊思賢說的民心了,真正的民心,百姓的民心,以及代表民心的那些人,世家、官員等。
至於錢的問題,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
打仗不就是打錢嗎,這一點,齊燁能幫上忙,自己掏腰包肯定是杯水車薪,可他會想辦法。
“倘若陛下趕赴東海不斷調集糧草兵馬,此事一旦傳回京中,世人知曉了陛下欲與瀛島不死不休,朝臣定會反對。”
熊思賢搖了搖頭:“西域、山林,對他們來說這才是緊要之事,而非跨海滅瀛島,打一場三年五載未必會結束的大戰,國戰。”
周介藉口道:“錢糧固然重要,如何用,用到何處,更為緊要,還有這戰船,也需你來定奪,不可假手他人。”
齊燁面露猶豫之色,熊思賢和周介的意思,他理解了,只是就這樣回東海三道,就這樣回京,他很不甘,真的很不甘。
“還有一事,此事,本不應老夫妄議。”
熊思賢壓低了聲音:“如今朝中主持朝政監國,是太子殿下。”
“我知道啊,肯定是太子啊。”
齊燁不以為意的說了一句,可緊接著神情微動。
小二是被稱之為賢太子不假,只是因為當太子就是為了圖個樂呵,當太子也是因為他爹不爭氣,成了皇帝,小二之前甚至都準備將皇帝當臨時工幹,因此並未和朝中重臣走的太近。
如今臨危受命主持朝政在京中監國,如果是其他時期也就算了,出不了岔子。
可若是天下人得知老六開啟了國戰,並且親自領兵作戰短期之內回不去的話,小二這監國的太子,能鎮得住場子嗎?
不說別的,光是讓朝臣達成一致全國支持老六開啟國戰這一件事,小二都未必能搞定。
“陛下馬不停蹄的趕來,這等情義已遠非君臣之誼。”
熊思賢苦口婆心的說道:“雖說老夫對此也有肺腑,只是如今木已成舟多說無益,你年紀輕輕便有雄心壯志,山林、東海、瀛島,所作所為,老夫自愧不如,敬佩有加,陛下這般愛護於你是應有之意…”